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是人们学习和开展《汉书》研究工作最常用的权威文本,但这一古籍整理典范之作仍有不少疏漏。从古籍整理规范角度出发,对点校本在底本文字校勘方面予以考察,便发现其中尚存在着径增、径删、径改、径移、文字处理失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渡 《学理论》2009,(6):64-65
通过具体实例,对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图书分类存在的归类不恰当,分类不到位,多卷书、丛书标引不一致,类号错标、漏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正。  相似文献   
3.
"成长阶段"理论是信息系统学科中除系统理论外的另一重要基础理论.它通过将信息系统的规划、应用和发展分成多个阶段来确认组织内信息技术的成熟性.当前,有不少"成长阶段"理论模型仍被广泛应用.其中,Sutherland和Galliers于1989年提出的新"成长阶段"理论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不仅从组织7大要素方面更加详细阐述了组织如何将自身信息技术的发展定位在某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它能指导IT管理者将组织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到更成熟的阶段.我们可以应用新"成长阶段"理论模型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所处阶段,从而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使之上升到更加成熟的阶段做出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修《民事诉讼法》对于公益诉讼程序的基本内容、程序规则,采用原则、粗疏的规定方式,不仅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简要、概括的立法倾向,而且从民事司法实务、立法与司法解释权限、国家有关立法与司法解释权力的设置、程序保障,以及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程序立法规则的角度上看,这种立法规定形式及其立法指导思想以及立法倾向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正确性,都是值得商榷,也是存在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1920年8月我国第一个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它的传播,为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政治思想理论基础。至新中国成立,《宣言》共出版了七个中译本。《宣言》的广泛传播,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重新出版《宣言》七个版本的影印本。对于学术和理论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早的汉文版《列宁选集》,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先后由莫斯科的外国工人出版局(社)和延安的解放社出版的,其母本均是6卷本的俄文版《列宁选集》;莫斯科外国工人出版局(社)并没有按计划完成翻译和出版工作,其剩余部分是由延安解放社完成的,但翻译虽然完成,原计划出版的20卷却因故没有全部问世,究竟实际出版了多少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国内目前不少出版物中关于延安解放社版《列宁选集》的有关资料需要纠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反映潘金莲形象的三个文本进行了对比 ,对三个文本所蕴含的情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的工会法增强了对工会组织、职工群众、工会干部权利保护的力度 ,这对于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最终确立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中的主人翁地位 ,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圣经》英译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强 《思想战线》2000,26(2):96-99
在英语国家(主要是英国),从<圣经>翻译的先驱凯德蒙到1973年"新国际版"<圣经>出版,<圣经>翻译经历了1400多年的历史,<圣经>英译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许多优秀版本和翻译巨匠.<圣经>英译不仅是宗教领域的大事,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addresses a particular form of chil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exposing a child to alienating behaviors in the context of a high degree of conflict between the par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dentify retrospectively the alienating behaviors that occurred in an Italian sample of children and the reported associated psychosocial symptoms. Seven hundred and thirty‐nine adults in Chieti, Italy, completed an anonymous and confidential survey regarding their childhood exposure to parental alienating behaviors and measures of current symptomatology. About 75% of the sample reported some exposure to parental alienating behaviors; 15% of the sample endorsed the item, “tried to turn me against the other parent.” The results revealed strong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reported exposure to parental alienating behaviors and reports of current symptomat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