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法律科学中的解释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义学和语用学知识分析了法律科学中的解释和诠释概念。文章认为:法律只能被解释而不能被诠释;在法律科学中,解释是法律方法,诠释是法学方法;解释是语义域概念,诠释是语用域概念;解释是客观性范畴,诠释是主观性范畴。  相似文献   
2.
相对程度副词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比较对象是否由“比”引介,可将相对程度副词分为不能用于比字句的和能用于比字句的两类。前的比较对象或范围有时出现在上下,但更常见的是被省略或隐含;后中的“稍微”一组的比较对象除了可由“比”引介,还可以其他形式出现在上下或作为隐合成分;“更”、“还”、“越发”一组在三种句式中存在句法语义的异同。“还”和“越发”的句法语义大致对立互补,而“更”的句法语义功能则大致是前二的加合。  相似文献   
3.
法律国俗语义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国俗语义是法律词汇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化特色。通过对英汉法律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主要形式的研究,说明法律国俗语义研究与英汉法律翻译有着重要关系,希望引起广大法律翻译工作者对法律国俗语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对立法语言的初步研究。文章一方面从语义学的角度以立法实例区分模糊性、歧义性、多义性以及概括性等概念,另一方面从法学的角度探讨概括性、模糊性在立法中的价值。本研究表明立法语言中的模糊性、概括性是语言与法律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法律多元化的内在要求,为立法相对稳定性以及司法确定性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证据可采性本身是一个英美法概念,有其英美法的生存土壤,但证据可采问题,却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由于具体的法律语境不同,我们必须遵循证据科学的规律,结合中国法治环境,把握证据可采性在中国的适用限度。  相似文献   
6.
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很多争议,原因之一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的语义解析不同。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不能回避对问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理论上的追问和清晰界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弄明白价值和价值观是什么,还必须对其"社会主义"和"核心"进行历史界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培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Coyle  Sean 《Law and Philosophy》2002,21(3):275-304
An underpinning assumption of modern legal positivism isthat the question of how legal standards differ fromnormative standards in other spheres of human thoughtis resolved via the concept of a legal system and thenotion of internal logic, through use of contextualdefinition. This approach is seen to lead to anuntenable form of structuralism altogether atodds with the positivist's intentions. An alternativestrategy is offered which allows the positivists toretain their deepest insights, though at a price.  相似文献   
8.
从概念外延来看,金融欺诈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罪和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这种界分肇端于古罗马法中的“诈欺”。从犯罪所侵害法益的属性来看,金融诈骗罪应当属于财产型犯罪;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属于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的犯罪。从立法体系来看,我国金融诈骗罪应当借鉴《日本刑法典》的立法模式,规定在诈骗罪之下;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应当从《刑法》第三章第四节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节,名为“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不断涌现。这些英语新词在构成和语义特征两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试从其构成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具有鲜明的"事先法"特征。从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看,刑事立法的事先价值判断决定了刑法不是保障法。刑法保障法存在语义误读之嫌,刑法的正义价值要求刑法与其他部门各司其责、平起平坐。我国的犯罪概念的立法模式是"定性+定量",定性和定量分别表明了刑法的"事先性"与"克制性"。刑法的边界是"人类行动的自觉结果",在原初意义上具有"事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