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143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坚定的政治信仰。“三大规律”与“三个代表”具有互通互动的质的统一性,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必然坚定对“三个代表”的政治信仰。要自觉深化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坚定对“三个代表”的政治信仰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把握政治信仰形成的内在规定性,使我们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升华并固化为对“三个代表”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4.
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主要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由诸多矛盾组成的复杂系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要通过发展"三大文明"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农民经济利益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民减负、农业增收、农村稳定、农政效率已成了“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中的大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根本体现,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的八大前后,续起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期间,以党的八大和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大标志,取得一个接一个的阶段性成果.而今,这一探索在更深的层面继续深入展开.回顾已经成为历史的创立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赵坤 《世纪桥》2013,(10):64-66
实事求是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它的提出和贯彻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具有的的唯物辩证性质、革命性质和实践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具有的的特质成为实事求是原则存在的根据。实事求是原则的伟大意义突出蕴含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大高潮之中。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君 《法学论坛》2016,(1):118-124
公共法律服务是源于一国政府对其公民在法律义务上和政治道义上的不可放弃、不可转移的责任担当基础和政治伦理要求,基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由政府统筹提供的、具有体现基本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属性和社会公益担当责任,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的基本法律服务.其基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性、公益性、均等化、基本性、常态化和保障性.它是国家法律实施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需的一般性公共法律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体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标准化平台建设构成其基础条件;而领导体制、发展规划、财政保障、资源配置和监督考核则是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要义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9.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1-23
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发出如此一个疑问,作为清官模范的海瑞,行为古怪,开罪众人甚至皇帝,为何能顺利做官,直到死去?作为当时的“先进人物”,“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然而,他是必要的,是体制的产物,作为“软规范”和调和剂的合体。体制有什么样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凝聚力,我们就要产生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哲学家弗洛姆说,“每一个时代模范,都是意识形态的形状,他们要说的话,就是体制的话。”先进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流变至今,还可以看到时代风物的印记,无论是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激情、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霜,都可辨析。  相似文献   
10.
宁明 《求索》2013,(6):169-171
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三十余年创作期间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上世纪80、90年代,感觉化的语言细腻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意识活动.体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一些粗鄙和杂糅组合的语言也出现在作品之中,莫言以“先锋”的姿态屹立于中国文坛。到了新世纪,莫言小说语言趋于平实、凝练,并受到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的影响。当然,莫言小说语言绝不是对某个文学范式的简单模仿,而是受到古今中外文学传统影响并打上个人烙印的语言。莫言文学语言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学流变.增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