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学良 《当代贵州》2013,(12):52-52
小城是水的心脏,水是小城的秋波。据记载,"雍正十年,题建土城,厚六尺,高一丈,周围三百七十二丈。乾隆二十四年,改建石城,厚八尺,高一丈五尺,周围四百五十丈,计二里五,分垛口凡六百四十有八,城  相似文献   
2.
一本被誉为“三美”(父教的理性美、母教的感性美、孩予受教的天性美)合一的家教读物正在我省新华书店热销;并很快引起各界读者的极大关注。这就是大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叩开剑桥之门》一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引用了中外各种有特点的翻译理论来说明其翻译应遵循的标准。国内由严复的"信、达、雅"提出翻译的基本要求;由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审美价值翻译原则。国外则由卡特福德的等值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方法的灵活性,以及由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最终分析得出相关电影片名翻译四原则。  相似文献   
4.
许渊冲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论是中国的美学翻译理论丰碑,更是指导中国诗词译出国界的奠基石。从英译《诗经》到《楚辞》到《英译唐诗三百首》到《英译宋词》《元曲》;再到英译《毛泽东选集》,每一本译作都无不反映着许先生一直所倡导的"美"(音美,形美,意美)、化(深化,浅化,美化)和"之"(知之,好之,乐之),每一首充满韵味的古诗词,在老先生的笔下也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让更多的外国人和年轻一代的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翻译应遵循何种标准才称之为佳译,各种论点可谓甚嚣尘上。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无疑成为阻碍译作构建文本效果等值性的关键因素,其中文化偏见或隔阂更是为民族间的交流蒙上了阴影。本文从译者的民族文化身份着手分析文化差异与隔阂对诗歌构成因素的误读,进而阐述其国际化文化身份在诗歌译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斯密的法理思想中,法律权利是一种完全权利,意味着有名义强求他人显现出某种美德。基于人的本性,法律不强求"仁",也不拒绝承认"智",但应该保证"义",同时"义"也因守法而显。由此,法律顺应个体诉求,促使其约束力内化于人心,并能导向社会的整体协调。时至今日,斯密的法理思想仍然既有助于理解英美法的哲学理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发中国法律构建思路的意义。在斯密法理思想的参照下,可以发现中国向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存在着的根本性的问题:对个体生产创造加以有效保护和促进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足,引导市场参与者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对私及对公权益纠纷的激励手段不足。  相似文献   
7.
阮巧云 《学理论》2013,(11):172-173
众所周知,为了增加诗歌的魅力,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译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他们不仅要准确呈现诗歌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而且也不能忽视叠字特有的表现形式。许渊冲先生认为"音美"、"形美""、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9)
同源于桑女受辱的母题,汉乐府《陌上桑》和元杂剧《秋胡戏妻》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情节架构,塑造了风采殊异的采桑女形象。对比讨论元杂剧里的"三美",即形象美;语言美;结局美。以此说明元代杂剧对采桑母题的流变,并借此抒发自汉代形成的关于道德层面的精神坚守。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袭。中国历代政治家几乎都能诗会文。当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古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隽永,常为国人及国际友人传诵引用。毛泽东诗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到世界各地。其英文译本几近二十余种,各家译本竞显风流。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译文质量,更加有效促进地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由省文明办、省家教委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叩开剑桥之门》座谈会在郑州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孔玉芳致信祝贺。她说:“在当前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建设中,《叩开剑桥之门》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本集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家教范本,望我省文化、新闻、出版界的同志们很好地研究它、宣传它、推介它。”刘少宇、周献忠、王彦武、郭守占、王怀让、孙荪、何向阳、何弘、朱金瑞、王际欣、高治军、王守国等来自省内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化社科界的数十名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发言,盛赞该书所体现的“三美合一”的家教理念,高度评价了它新颖的视角、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编排之妙。现摘发部分领导、专家、学者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