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夏芯 《廉政瞭望》2016,(4):74-75
正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49岁累功升至湖南布政使,达到仕途高峰,然而却在捐输政策上得罪地方豪强遭诬告,两年后被罢免官职。  相似文献   
2.
楚、晋两国是春秋时期占据中华南北两极的霸主,于春秋中晚期均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又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同时对当时的诸国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了解楚、晋文化,便能大概看清当时中华文化的全貌,由其文化发展原因便能知中华文明形成的大概历程。以淅川下寺楚墓和侯马上马晋墓为切入点,透过出土青铜器的显明特征,分析春秋中晚期的楚、晋两国在礼乐文化上的异同:楚重乐,晋重礼。  相似文献   
3.
宋武平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4,(11):48-48,54
迎着启明星出门,顶着皓月归来,伴着春夏秋冬的轮回,在那方圆数万亩的大山里,一位山区农村妇女挥锹种树,一干就是几十年,乐此不疲,默默地播撒着辛劳与汗水,收获着绿色与希望。她就是泾源县惠台乡下寺村党支部书记童玉梅。童玉梅今年50岁,身板硬朗,脸膛黝黑,一看就知道是山里人。她16岁就担任队长和妇女主任,1999年担任下寺村党支部书记。童玉梅是属于那种不甘落后而充满自信的农村回族女干部,她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要带领乡亲走生态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董必武传》中的两处说法有误:一是1935年11月5日董必武和中央机关从甘泉县下寺湾出发,于11月10日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二是中央到达瓦窑堡后成立了负责处理陕北肃反问题的“五人党务委员会”.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可以确定董必武到瓦窑堡的确切时间应该为1935年11月7日;“五人党务委员会”是在中央机关在到达瓦窑堡之前的下寺湾成立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