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学科的“东方学”产生于近代西方。20世纪初在东西文化对话中,东方的知识精英审视自身的传统,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立场的“东方学”。泰戈尔是东方“东方学”的奠基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西方真正认识东方的文化象征。他是在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中,具有整体东方意识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对“东方学”的许多课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对东方文化的精神实质、现实中东方文化的建设策略、东西方的关系等论题都有具体、系统的探讨与建构。他创办的“国际大学”,成为东方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大批东方传统的继承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萨义德《东方学》一书的基本思想,包括东方学的三重内涵及其递进关系,显在的东方学和隐伏的东方主义,以及东方学的地缘政治背景。《东方学》一书就内容而言,提供了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再认识,就研究方式而言,要充分注意到历史复杂性和各种细节,将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文化和历史现象处理为一种与现实的人的活动内在相关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3.
4.
《红旗文稿》2012,(5):42-44
黑龙江东方学院在20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党对民办高校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保证了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一、党的领导是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东方学院20年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校之初,  相似文献   
5.
正中亚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解体前,国外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学、人类学、东方学和突厥学等范畴内;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进入世界政治舞台,开始引起国外学者尤其是国际政治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推出  相似文献   
6.
我所敬重的一位汉学家──《史记》俄译本译者维亚特金博士邱桂荣在莫斯科瓦维洛瓦街一幢普通的住宅楼里,住着一位年逾八旬、身体孱弱、步履蹒跚的俄罗斯老人。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终把生命的坐标定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特别是1961年以来的30多年间,他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高等教育区域学学科建设始于1994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理论建设等多个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俄罗斯区域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是典型的由制度设计过渡到内涵发展。经过多次的调整,俄罗斯区域学最终确定了与政治学并立的学科定位,形成了以巴雷金的“区域学基础”、沃斯克列先斯基的“世界综合区域学”为代表的区域学理论。2022年9月中国正式将区域国别学列入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标志着我国国别区域研究进入新的学科规范化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比我国区域国别学与俄罗斯区域学在学科建设背景、学科定位、学科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异同,吸收俄罗斯区域学学科建设经验,可促进我国新时期区域国别学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东研究属于多学科的地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中东研究的重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著名的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引起了中东研究领域的大讨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萨义德的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推崇,从而取代了反映欧洲中心论观念的东方学和现代  相似文献   
9.
许静  高冰 《实践》2011,(9):46-48
2011年7月5日,由内蒙古东源宇龙王集团协办的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鄂尔多斯市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世界经济调整与‘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王刚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致辞。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书记、副秘书长孙怀山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鉴于穆赫塔尔·卢比斯兄弟《关于当前的印度尼西亚人》的主张为社会舆论所关注,加上还有其他若干篇文章,其中包括玛尔哥诺·佐约哈迪库苏莫兄弟的文章,激发了我参加思考上述"当前的印度尼西亚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