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0,(4):113-113
世界左翼力量从组织上可区分为保持共产党名称与改换其他名称的政党两部分。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的动荡与改组,目前世界上有142个组织仍保持原名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党员总人数为7271.12万。其中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6个,执政的共产党5个,参政的共产党17个。共产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38个,非洲13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33个。由过去的共产党改名或分裂出来的左翼党约有20余个,主要分布在西欧和东欧地区。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外交形势延续了2012年的总体趋势,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变化。就欧亚地区而言,俄罗斯虽在外交领域斩获颇丰,但在经济领域却面临着困境与挑战。对于东欧地区而言,加入欧盟的国家仍存在着许多困难,未加入国家在入盟道路上面临着诸多考验;处在欧盟与俄罗斯夹缝之间的乌克兰将选择何种一体化道路,尤其引人注目。而对于中亚五国而言,在打击恐怖主义、保持政局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所面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选择压力也越来越明显。以上问题都是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2013年12月3~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以下简称社科院俄欧亚所)与黑龙江大学  相似文献   
3.
西方非政府组织虽然强调其公益性、民间性、非政府性和公正性,但是回顾整个冷战历史,非政府组织有意无意成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平演变"的工具,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几年,东欧和中亚地区发生的"颜色革命"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继续.在这次革命中,非政府组织再次成为西方民主战略的急先锋,对东欧和中亚的...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东欧地区成为东西方势力的真空地带,台湾乘虚而入。10年来,台湾极力拉拢东欧,谋求建立“邦交”,于是其活动出现了三次具有不同特点的高潮。 (一)全面出击,重点培植,初建实质关系(1990—1992年)。东欧剧变后,台迅速在该地区全面展开活动,通过经贸合作、高层互访、文体交流及旅游等方式到各国试探,并瞄准“有机会很快与台改善关系”的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以投资、提供经援、培植亲台势力等手段重点拉拢。1990年2月,台首先与波在维也纳签署所谓“最惠国待遇协议”。4月底,时任台“外长”的连战以“游客”身份访捷,接着,台“立法委员”张世良、“海外工作会”主  相似文献   
5.
古巴缘何红旗不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巴距美国近在咫尺,遭受美国孤立和封锁已长达40余年。苏联东欧地区的社会主义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崩溃后,古巴遭受“双重打击”,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媒体曾预言“下次该轮到古巴了”。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古巴却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上,这种“古巴奇迹”的奥秘在哪里?为什么古巴共产党能在美国眼皮下站稳脚跟?为什么古巴人民坚定地跟共产党走?说来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有良好的“国风”,古巴共产党始终能够保持政治清廉。古巴红旗不倒,关键在于党和政府官员率先垂范,把党建设好,保持党的本色不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引发了东欧地区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东欧地区的政党政治格局和政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近二十年来,东欧地区的政党制度经历曲折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新型政党制度。本文通过考察东欧政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得出相关经验教训,为我国政党政治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21日,第31届国际问题论坛暨俄罗斯东欧中亚与世界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对2010年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地区在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文化等领域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讨。现将讨论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东欧剧变已经10年。10年来,这一地区由剧变引发的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民族冲突急剧增加,不仅导至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多民族国家的解体,而且使巴尔干地区战火绵绵,至今东欧地区的民族矛盾仍呈趋复杂尖锐之势,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2014年6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奥巴马访欧显示美俄角力激烈。3—6日,奥巴马访问波兰、比利时和法国。3日,奥巴马在华沙机场发表讲话称“欧洲的安全是美国自身安全的基石”,提出了名为“欧洲安全保证倡议”的十亿美元援助计划。该计划将协助乌克兰、格鲁吉亚与摩尔多瓦等非北约国家,更好地与美国及西方盟国合作,并建设自身的防卫能力。在比利时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时,奥巴马表示,美国要加强在东欧的部署,增加在东欧地区军事演习、培训以及美国派驻欧洲的空军、地面部队等换防。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前苏联东欧地区经历了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3个联邦制国家解体,国家数目由原来的8个演变成28个,国家格局也发生了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