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俄历史上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苏联解体后,俄政治体制开始由极权主义向权威主义转变。普京执政后,特别致力于加强国家权威主义,同时,在权威主义政治基础上重视发展民主政治。普京政权新近提出的“主权民主”观是其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秦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就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全部法制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本文简要分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迅速瓦解的原因,以期获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7,(9):45-47
一宁夏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军事位置十分重要,是影响中央政权安危的边防前哨。北部地区气候湿润,宜农宜牧,东临黄河,地势平坦,土质良好,为大规模移民开发创造了条件。早在远  相似文献   
4.
王继东 《东南亚》2006,(4):49-54
李朝(公元1010—1225年)和陈朝(公元1225—1400年)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4个世纪。李朝仿效中国唐宋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封建体制,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巩固并走向繁荣。在政治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越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进入越南民族意识勃兴时期。越南李陈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勃兴对越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越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封建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在李朝,佛教被尊崇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鼓励人民直接参与公共管理 ,这本身包含着地方应当具有某种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权力 ,但我国的政权设计更多的是一种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模式。高度的中央集权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而且有悖于民主化与全球化的浪潮。因此 ,应当摒弃高度中央集权模式 ,着手建立地方自治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科举制对中国专制政体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存在1300多年之久,主要原因不是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是能够满足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扩大统治基础,提供合法性支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刘继兴 《政府法制》2012,(11):23-23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困家.他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七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的历史贡献非常之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本文只阐述这位“千古一帝”很少有人提及的另一面——史上旅游开发贡献最大者。  相似文献   
8.
宗和 《廉政瞭望》2014,(12):56-56
汉武帝首创反腐办 在中国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汉书》评叙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他一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伟大”事业,在反贪腐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自然也不奇怪,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熊元彬 《求索》2014,(9):154-158
清末预备立宪是移植与嫁接并举的二元君主立宪式道路.它以日本大权政治为模板,以中央集权为准绳,先后组建了学界所谓的“满族内阁”、“皇族内阁”.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清廷仿行日本大权政治集权的尝试;是满族排挤汉人的产物;是清廷舍弃立宪派追求英国式议会政治的结果.但实际上,从宪政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而言,它们的相继出现又都是时代赋予国人过急心理的产物,是立宪不断战胜专制的阶段性成果,两者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0.
沈莉婉 《学习月刊》2012,(24):61-6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随之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时期高等教育的管理思路也是按照集权和计划体制的思路来运营和管理。新中国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建立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部门办学的历程.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