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12,(7):80-80
201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尹世昌对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黄德尊的采访感言:搞创新,要靠市场、靠企业。  相似文献   
2.
美国苹果总裁乔布斯一生从未曾到过中国,但他改变时代的科技理念和应用早已在这里深入人心。对于中国"果粉"而言,一个对苹果产品的比喻深得人心,"它绝不只是一个工具,而像是接进了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随着乔布斯的离去,引发了中国社会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3.
姚欢 《今日广西》2014,(3):16-16
在被赶出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后,年轻的乔布斯在家里闭关反省。在他打坐的房间,只有一幅爱因斯坦的画像、一盏蒂凡尼落地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相似文献   
4.
陈一鸣  白菊梅  高峰  刘亚 《党课》2011,(22):114-118
10月5日,苹果公司在其官网发布讣告,沉痛宣布苹果公司创始人、前CEO史蒂夫·乔布斯因胰腺癌并发症离世,享年56岁。  相似文献   
5.
当事人     
《创造》2011,(8):14-14
商界 乔布斯:闪辞苹果CEO "不幸的是这一天已经到来。"史蒂夫·乔布斯8月24日以这样的措辞,正式宣布不再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虽然业界普遍认为,罹患癌症的乔布斯正式让位不过是早晚的事。但这一天真的到来,仍然引发新一轮报道热潮。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作家张晓风笔下,"台北之子"蒋勋是"从《世说新语》中走出来的人物"。痴迷南朝和苏东坡、喜欢阿玛尼和乔布斯。近年来,这位台湾美学大家游走在大陆和台湾之间,用小说、散文、艺术、绘画、演讲等各种方式传递着他对美的感动。  相似文献   
7.
曾赛军 《学习导报》2011,(22):59-59
在史蒂夫·乔布斯设计的所有产品上都有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而这个标志可能与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有关。关于这个标志的奥秘亦有其他版本。苹果手机或电脑背后的标志是为了纪念奠定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先驱艾伦·图林。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2,(12):64-64
饶毅在第3期的《民主与科学》上撰文指出:中国近几十年来,虽然总体进步很多,却出现钱学森先生之间:现代中国几十年为什么不能出现杰出的人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上有重大缺陷。美国文化希望青年有自信、有特长,提倡“创新”;中国文化希望青年要成熟、要聪明,提倡“识相”。关国的盖茨、乔布斯等大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环境的允许、社会的鼓励,意气风发,左冲右突,打拼出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2009年金融风暴后,业界经营一片惨淡,苹果公司却仍稳居福布斯全球高绩效公司榜单。回顾本世纪第一个10年,总裁乔布斯重返公司后,借力几款明星产品使销售额迅速增长,终于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低谷,公司利润率持续处于行业内高端水平。  相似文献   
10.
赚钱要趁早,创业也要趁早。乔布斯创立苹果时年仅21岁,扎克伯格创立Facebook时20岁,丁磊创办网易时26岁,马化腾创办腾讯时27岁——在《福布斯》杂志推出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中,年纪最小的只有2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