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行政》2011,(6):I0028-I0031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人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2.
赖霖 《重庆行政》2014,15(5):98-99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作为有丰富资源、教育职能、教育经验的区县博物馆,理应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中大显身手。重庆市云阳博物馆虽然建成不久,但已在此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笔者以重庆市云阳博物馆为例,就区县博物馆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冬日暖阳,站在阳凤山上极目远眺,东西北三个生态工业园紧紧将云阳新城拥抱。 “如果新城是心脏,那么成‘品’字型的一园三区就是三大动脉。”云阳市民都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4.
李永军 《传承》2010,(19):12-14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政府第八路军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其关键环节是云阳集训和洛川会议。其艰难程度,至今回忆起来,不禁让人对决策者敬佩万分。云阳集训云阳是口镇通往泾阳县城途中的一个重镇。镇  相似文献   
5.
三次过三峡有不同感受。第一次过三峡是1986年4月出差到宜昌。从重庆朝天门码头乘船顺江而下,丰都的鬼城、云阳的张飞庙、忠县的石堡寨、巫山的白帝城等沿途景点的风光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过三峡,真让人心旷神怡。船刚一进入瞿塘峡的夔门时,夔门的雄伟立即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6.
缤纷语丝     
《江淮法治》2010,(3):6-6
“我多么希望您能答应我的请求,能亲自尝一尝我养的放心猪肉。” ——日前,向总理说实话的重庆云阳农妇熊德明给温家宝总理写信报喜说她养的第一批两百多头生猪年前就已上市。当她得知总理收到信后,难掩激动之情,连夜灌香肠想送到北京请总理尝尝放心肉。  相似文献   
7.
《重庆行政》2014,(6):I0012-I0015
正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因势而导,按照"加快发展,逐步规范,创新机制,提档升级"的思路,培育发展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9,(5):76-76
重庆直辖以来,云阳教育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在校学生由14.9万增加到22万,幼儿入园率由32%提高到55%,小学入学率由95.61名提高到99.99%,初中入学率由32.04%提高到97.1%,高中阶段入学率从21.8茗提高到77%,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级和市级重点、示范性学校从1所增加到8所,  相似文献   
9.
《重庆行政》2010,(3):F0002-F0002,I0001-I0003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城市森林之城、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苗木基地工程等“五大子工程”卓有成效。基本建成“生态系统稳定、林业产业发达、生态文化丰富、人居环境良好”的森林大县,生态云阳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0.
滕英明 《重庆行政》2010,12(3):18-20
实施森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庄严政治任务,是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云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市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建设的契机,在全县实施"生态兴县"战略。2008年以来,全县已实施森林工程60余万亩,超额完成了森林工程建设年度任务,被评为全市森林工程典型区县,森林云阳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