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高职院校舞蹈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它通过舞蹈最基本的元素即人体的动作姿态,将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来,使人从中受到美的教育和享受。在高职院校,舞蹈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的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感情,动作性、  相似文献   
2.
吴继金 《传承》2009,(5):62-63
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人体美是绘画艺  相似文献   
3.
人体摄影行业最早起源于西方,在我国发展时间还十分短暂,但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尤其在一些沿海城市更是大有市场,虽然人体艺术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一丝不挂的人体艺术主角——裸模,却仍是社会中颇有争议的一个特殊群体。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体摄影先驱汤加丽到因网络爆红的人大  相似文献   
4.
中西人体艺术反差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志 《思想战线》2001,27(1):98-103
在远古时代,西方女性裸体形象强调的是性崇拜,中国强调的则是生殖崇拜,带有明显的血缘内涵.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性崇拜在当时特定的大文化背景下,理所当然地演变为对于人体美的迷恋和创造,使人体艺术得以发展和繁荣;非常强调宗法观念和血缘继承关系的中国古代,则本能地反对"伤风败俗"、"诲淫诲盗"的人体艺术.西方非常注重人体形式美的塑造,并力图通过人的形体美去显现人的内在美;中国却非常注重人物神韵的传达和人伦的鉴识,甚至可以在"离形得似"中实现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西方绘画经历了人体画--有风景的人体画--有人体的风景画的演变过程,人体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绘画发展到南北朝时,由于受到玄学的深刻影响,很快便进入到山水风景画的成熟期,人体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此,造成了中西人体艺术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具有生物性功能的人体成为艺术题材、审美对象 ,需要某些要素的参与 ,形式化、意味的积淀是基本要素 ,而性觉的参与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当各要素高度协调、统一时 ,审美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人体形象在原始社会一问世 ,就表现为巫、性、美的价值统一。在以后的发展中 ,三元素的价值结构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组合形态 ,人体形象随之出现质的差异。古希腊雕塑以美为价值核心 ,性与巫参与其中 ,成为美的对象。古埃及人体以巫为核心 ,兼容性与美 ,成为独特的艺术现象。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人像 ,在强调巫的同时 ,极力诋毁性与美 ;印度教人体在显现巫的同时 ,既强化性 ,也不乏美 :两种宗教艺术异彩纷呈。淫秽人体 ,唯性为尊 ,别无它求 ,当然在扫荡之列。研究巫、性、美在历时性结构中的丰富形态 ,是把握人体形象的起源及其演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杨春旭 《法制与社会》2010,(20):196-196
女性人体是人体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艺术家创作的永恒主题。检点当代人体艺术作品,再不经意的人也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性别失重——女性人体大大超过男性人体。这一问题一旦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就不得不去探索去研究了。这一问题即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历史性,即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它虽然表面显现的是一种艺术与历史的宿命感,但实质上包蕴的却是一种人类文化的宿命感。为了解读这个永恒主题,本文从:美与爱之神——维纳斯的源流、女性意识的自我显现与男性气质的弱化、人体艺术与男性思想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曹鹏志 《思想战线》2002,28(6):71-75
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现代派艺术,西方人体艺术在表现恐怖情感方面不仅源远流长,而且颇有独到之处。在不同时代各种美术流派所描绘的人体艺术中,由于社会历史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引起恐怖情感的原因和事件的不同,社会各阶层人物对待恐怖事件的情感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从而使人体艺术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意味,同时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大千世界异彩纷呈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术馆主楼在1962年落成后,当年举办的第一个展览是第三届全国美术展。1963年中国美术馆正式开馆那年,举办了徐悲鸿逝世10周年纪念展,齐白石诞辰100周年纪念展等,这座国家美术馆从此成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至今已走过了40年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极“左”思想大行其道,在美术教学和创作领域出现了忽视和否定艺术规律的愚昧做法,十分之可笑。1964年5月.主管全国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人康生在一份《关于使用模特儿问题》的报告上批示:“这个问题现在必须解决。用女模特儿是不是洋教条?可不可以废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