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温家宝谈教育》一书发行后,使人们得以系统了解温家宝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从中进一步感受他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思考,进一步感受他的教育思想与情怀。一、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倡导优先发展教育在该书序言中,温家宝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教材的力量     
梁衡 《学习导报》2011,(1):22-23
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了,约我以课文作者的身份谈点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教材的力量。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记得我小学6年级时,姐姐已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3.
《城市党报研究》2009,(5):37-37
新闻出版总署11日公布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第一批转制名单,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等101家出版社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18日《辽宁日报》刊登张小龙的文章,继多家地方语文课本连年删减鲁迅作品篇目后,最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开始对鲁迅“下手”了,新版语文教材,(《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悄然消失,沈从文、梁实秋、金庸等人的文章“取而代之”。“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这是鲁迅对果戈理的评价,又何尝不是其自身情怀。当中国日渐富强,当国人早已奋争,鲁迅的作品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匕酋投枪”功能,变得“无足轻重”,实乃幸事。“落选”语文教材,鲁迅当笑。但究思鲁迅作品遭冷眼的真实原因,我们却笑不出来。  相似文献   
5.
《湖北政报》2009,(16):38-48
<正>鄂价工农[2009]104号各市、州、省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物价局,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有关出版单位: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1]945号)和《省物价局、省新闻出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等有关事项的  相似文献   
6.
先生生于河北香河一农家,精心读书,不负先辈所望,终于由那条泥泞坎坷的乡间小道,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驰名中外的北京大学。1935年毕业,为稻粱谋,也曾东奔西走,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最后落脚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终身。  相似文献   
7.
《湖北政报》2009,(Z1):16-29
<正>鄂价工农[2008]244号各市、州、省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物价局,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有关出版单位: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  相似文献   
8.
日前,《中小学管理评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旨在填补学校管理评价的空白,为各级政府管好教育、社会第三方评价教育提供了参照。对于承担着反馈和导向作用的教育评价环节,教育管理部门总是习惯通过出文件、开会议、搞检查等行政手段来开展,很少以学校内部管理细节为依据进行评价,这既不符合中小学教育的规律,也无法适应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1950年初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1951年初向中国共产党人民教育出版社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3年初党支部负责同志讲党课,特邀叶圣陶先生光临指导。那位负责同志说,我们发展党员既积极又郑重,支委会讨论以前还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如果我们讨论史晓风同志的入党问题,一定会征求叶先生的意见。会后叶先生问我写过入党申请书吗?我说,“两年前就写了,我一直是党的重点培养对象。”叶先生说,“那就努力争取吧!”1956年9月底,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党章。国庆节我去东四八条看望叶先生。叶先生…  相似文献   
10.
张承先同志是我国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是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尊敬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我党宣传、文化、教育工作,他的革命生涯有半个世纪与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是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见证人,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过程中诸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亲历者。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重视实践和实验,注重理论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1980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恢复办学,张承先同志担任复办后的首任院长,为学院的复办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九月适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建院50周年,为庆祝学院50周年华诞,本刊“教育学学人”专栏特节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张承先回忆录:我亲历的党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一书中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