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东北的侵略战争,东北变成由日本独占的殖民地,并在经济特征上表现出殖民地经济的特性,以大豆为主体的东北农业生产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大豆生产出现全面危机。我们除了深入揭露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大豆业所造成的严重摧残外,也应该总结出这一时期东北大豆种植业区域化日益加强以及大豆加工技术近代化这两大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和琴 《学理论》2013,(6):44-45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侵略中国东北的9·18事件,为了掩盖其侵略行径成立了伪满洲国。在日本统治的伪满洲国,佛教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伪当权者肯定佛教在人民大众中的分量,因此不敢贸然采取取缔方法,而加以利用为其殖民统治服务。伪满洲国建国以后对佛教进行大调查,掌握佛教的派别、布教所、布教者、信徒数好掌控佛教,以便服务于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3.
阙政 《新民周刊》2012,(9):77-79
主人公的每个出场都像踩着薄利的刀锋在冰面上腾空跃过,要么以矫健的身姿稳稳落下,要么砸向大地,落得万劫不复。而观众,就在这腾起与落下之间,获得跌宕的快感。2012年荧屏开年大戏《悬崖》再次聚焦那个年代的谍战生涯,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我不能干涉政事,不能随便外出走走,不能找个“大臣”谈谈,当关东军那边的电流不过来的时候,我就无事可干。我发展了迟眠晏起的习惯,晚上总要后半夜,甚至过三点才睡,早晨要十一点起来,每日两餐,早餐在中午十二点至下午一两点,下午四点到五六点睡个中觉,九至十一点吃晚饭,有时十二点吃晚饭。我的日常生活,除了吃睡之外,  相似文献   
5.
伪满皇宫     
《新长征》2010,(12):F0004-F0004
在美丽的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的东北部,有一座与现代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群,这就是伪满皇宫博物院,它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寓廷遗址,现已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和内涵多重的世界警示性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姜洁 《党建文汇》2010,(9):38-38
为夺军旗反攻 1939年夏,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和蒙古边境,爆发了苏日诺门罕之战。从8月20日苏军发起进攻到30日停火,10天时间内,关东军阵亡了1.8万人,日本陆军遭遇到了自成军以来最惨重的败仗。  相似文献   
7.
伪满洲国经济警察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承龙  高乐才 《求索》2011,(5):237-239
日本在掌控伪满洲国经济时曾利用殖民地经济警察这一特殊的统治工具,对东北各族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而这一统治工具是日本帝国主义在特定时期、为应付当时其特殊情况而设立的。设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警察这一国家机器,统治伪满洲国所谓的"计划经济",同时借助"国家垄断"的名义下用经济警察来为维持和扩张侵略战争所需。特别是"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日本为了确保东北这一战略物资基地和进一步侵略中国领土的前沿阵地,专门设立了经济警察机构,统治伪满经济。通过剖析伪满洲国经济警察出现的的缘由、职责、功能以及经济警察对东北人民迫害的历史史实,可以进一步深入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所犯下的罪行。  相似文献   
8.
李迅 《黄埔》2009,(3):22-23
1929年12月,吴琼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满族家庭。早年曾在伪满洲国的日制小学、中学,日伪高等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东北战事紧迫,吴琼逃难到了北平,后又辗转来到成都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三期辎重兵科。不久,大西南解放了,吴琼随校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在西南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0月,他转业到上海军工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万国公法"在近代日本逐渐为"公法"及"国际法"概念替换之际,美国人为了达成"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而寻求同盟时,向日本人提出了伸张"亚洲门罗主义"的建议。这一建议暗合了日本的扩张意图,为日本不断利用"公法"张扬"亚洲门罗主义"提供了口实。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伪满洲国是这一建议带来的最大成果。然而,在伪满洲国承认问题上,"亚洲门罗主义"达到顶峰的同时又背离了"公法"。  相似文献   
10.
为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侵略扩张理论的海外基地,日本依照其"总体战"理论对伪满政权实施了全面的军国主义化改造。日本当局的政治控制政策,经历了关东军控制下的极权体制,再到实践《基本国策大纲》等一系列"国防"政策,以及最后在"国防国家"总动员体制下疯狂压榨我国东北人民直至覆亡的过程,其实施过程体现了中国东北实际情况与日本侵略者意志之间的动态交互。"总体战"体制下日本在伪满洲国所实施的政治控制措施,既是其反人类罪行的又一铁证,也是日本无视客观经济规律与道义准则的军国主义体制覆亡过程的缩影与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