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决定发起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请杨明斋指导俞秀松进行建团工作。陈望道曾在回忆中说:"主持青年团的是从俄国回来的杨明斋和一青年俞秀松,另外还有几个青年。" 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杨明斋的住处渔阳里6号正式成立,陈独秀、俞秀松、杨明斋、施存统、袁振英等人成为首批团员。  相似文献   
2.
俞秀松对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秀松是参加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员之一,他还负责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39年2月,在苏联的政治大清洗中被错误杀害。 1996年8月 29日,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为俞秀松烈士恢复了名誉。木文概述了俞秀松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历程,以及他在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贾冠涛 《广东党史》2010,(11):22-25
<正>俞秀松(1899—1938),原名寿松,又名余寅初,字柏青,化名王寿成,1899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次坞镇溪埭村一个农民家庭,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参  相似文献   
4.
宣侠父,1899年12月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湄池镇长澜村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他从小天资聪颖,志向远大。1920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水稻学校,不久,获公费留学日本。在日本因参加留口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被迫回国,任教浙江水产学校,与俞秀松、宣中华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5.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还是最早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参加共产国际大会的代表。他在早期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军事运动中都留下了重要的足迹。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他在苏联学习工作期间,对王明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又是最早赴新疆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各民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领导人。他是一个为信仰而献身的烈士,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坚守、智慧和勇气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着强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1996年8月29日,俄联邦军事检察院正式作出了为俞秀松烈士恢复名誉的决定。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历史冤案,在沉积了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彻底昭雪了。 俞秀松,1899年8月1日生于浙江溪埭的小山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曾化名王寿成,俄名那利曼诺夫。 五四运动时,俞秀松是杭州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他和同学宣中华、施存统、夏衍等一起创办了《浙江新潮》,并由他担任主编,这是浙江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发行范围很广,影响甚大,国内的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以及远在海外的日本,都有代办处。陈望道称赞它是“浙江一颗新星”! 1919年下半年,俞秀松去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结识了李大创、陈独秀等,较早地开始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建党前期,俞秀松为了改造中国社会,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并在实践中对如何开展工人运动有了逐步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实践者之一,他的一生是坚持革命斗争的一生。良好家风,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爱国之情,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内在动力;时代巨变,是俞秀松斗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现实土壤。梳理和总结俞秀松在深入斗争实践、讲求斗争策略、坚持斗争原则等方面的斗争实践与斗争本领,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践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俞秀松革命精神是在其短暂的革命实践中凝练出的思想精华.信仰赤诚、胸怀家国、不懈斗争和勇敢无畏是其革命精神的内核,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因此,对俞秀松革命精神内核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不仅是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要求,对培养新时代青年党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1921年7月召开于莫斯科的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国青年代表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次大会中国与会者的记述存在着许多不详失实之处。经考证,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国青年共有18人,其中俞秀松是有“表决权”的代表,张太雷和陈为人是有“发言权”的代表,瞿秋白是翻译,其他14人是旁听者;俞秀松撰写了提交给大会的报告;中国青年出席这次大会不但激发和坚定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志向,而且直接推动了全国性统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