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一词来比喻为官廉洁。关于这一成语的出处,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出自于明代廉吏于谦的《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梅》一诗中就已出现了"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此外,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只不过  相似文献   
2.
让俘虏站岗     
秦湖 《党课》2013,(14):79-79
元朝末年,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为了反抗元朝暴政,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凭借自己的胆识和谋略,朱元璋不久就当上了一军之帅。公元1356年,朱元璋亲统水陆大军,进攻集庆(今南京)。将士们勇猛杀敌,仅用三天就攻破了敌军陈兆先的军营,数万敌军悉数投降。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城市历史是一部文明史,那么琼山府城的文明史就像是一匹骏马跑过茫茫荒原的历史。宋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铁斧一挥,于是马驮河图,便把琼州州治从旧州驮来府城现址。可是,随着蒙古铁骑南下,府城纳入了元朝的版图。此时的府城,已出现“马蹄声脆,喇叭声咽”的图景。进入明代,朱元璋誉海南为“南溟奇甸”,  相似文献   
4.
忽必烈与儒士的关系,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从1242年到1262年这二十年间,儒士们逐渐取得了忽必烈的信任,并得到了重用.这是由于忽必烈为了取得天下的缘故.而从1262年至1294年的三十多年里,忽必烈却逐渐疏远和压制汉族儒士,到最后弃置不用.最直接原因就是忽必烈认为儒士不忠、无用.  相似文献   
5.
申万里 《人民论坛》2022,(21):110-112
元朝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左右举行贵由赤长跑比赛,每年一次,地点在元朝的大都或上都,其长跑路线是河西务驿站到大都的宫殿或泥河儿驿站到上都的宫殿。贵由赤军在至元十三年组建,由康里人明安统领。随着贵由赤军参加元朝皇帝的围猎,其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与怯薛组织昔宝赤地位相当的侍卫亲军组织。贵由赤的长跑比赛为了锻炼贵由赤脚力而设立,后来成为元朝全民娱乐活动,对于元朝蒙古统治者弘扬草原文化和提高中国人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都有重要贡献。贵由赤腰挂铃铛,身穿红衣,头戴红帕,奔跑在大都和上都的驿道和城市,成为中国历史上一道绝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其成为中国境内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第42处世界遗产、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世界遗产。元之上都这个夏日,我再次走进故里,回望上都。驱车四个小时,回到故乡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第一站——元上都遗址。那是一个雨  相似文献   
7.
一、元朝赤字财政的表现元政府财政赤字最迟始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财政赤字达100多万锭,不足者余百余万锭。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按当时丞相奏报,一岁天下所入,凡二百九十七万八千三百五锭……自春至今,凡出三百六十三万八千五百四十三锭,出数已逾入数六十六万二百三十八锭矣。①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到成宗大德年间,国家全年财政收入约为300万锭,支出在360万至400万锭之间。大德二年(1298年)完泽报告说:岁入之数,金一万九千两,  相似文献   
8.
严格说起来,士大夫被皇帝不当回事,以奴才视之,是打元代开始的。没法子,所谓元朝的皇帝,其实是蒙古的大汗,做汉人的皇帝只是一个兼职。这个在马上打下半个地球的勇猛民族,跟中土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样,它根本看不起汉人和汉文化,当然也不明白历代皇帝跟士大夫共天下的苦心。士大夫之地位低贱,莫过于此朝。说  相似文献   
9.
李正亭 《思想战线》2008,34(1):125-126
一、明初"析麓川地"的背景及过程 14世纪初,元王朝几次征缅,缅蒲甘王朝的势力逐渐衰落,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的金齿势力也受到削弱,与此同时,国内的反元斗争此起彼伏,元朝无余力顾及西南边陲,云南西南边地傣族势力趁势兴起.1311年,思可法称王,后因受封麓川宣慰使,故简称"麓川".  相似文献   
10.
邓真江 《云南人大》2008,(11):46-46
汉代的平夷乡、元朝的罗山县、明时平彝卫、清平彝县……自远古走来的富源,历史悠久,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雄奇的胜境关足可和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