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79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各国政治   300篇
工人农民   773篇
世界政治   10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0篇
法律   9248篇
中国共产党   10121篇
中国政治   15316篇
政治理论   4810篇
综合类   8087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479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1588篇
  2014年   3901篇
  2013年   3682篇
  2012年   4208篇
  2011年   4435篇
  2010年   4153篇
  2009年   3998篇
  2008年   3976篇
  2007年   2843篇
  2006年   2855篇
  2005年   2237篇
  2004年   2467篇
  2003年   2211篇
  2002年   1453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8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闹大"是公共治理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转型时期政策议程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对2003-2019年发生的40个"闹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级(层)政府支持是"闹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推动"闹大"成功的充分条件组合共有八种,可具体归纳为制度框架使用模式、集体施压模式、专家引导模式和暴力强推模式等四种解释模型。公民"闹大"成功是多个条件组合的结果,在核心条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适当的辅助条件更容易触发政策议程,推动问题解决。文章为公民"闹大"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新的因果解释机制,也为理解形形色色的"闹大"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全球环境治理从启动伊始就与制度建设相伴相生.全球环境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机制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国际机制赋能全球环境治理,重塑国家治理行为,为全球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逆全球化现象出现、治理领域日趋扩大、大国博弈不断升级等情况下,全球环境治理暴露出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而碎片化的国际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中,经历了由被动参与到主动贡献、再到积极引领的演进历程.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愈加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被形象地喻为法规"体检"。报送备案更加及时、规范,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力度空前,合宪性审查稳步推进,公民、法人提出审查建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不减、深入推进,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切实做到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保障宪法法律实施、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为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地方政府在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纷纷探索"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的新模式,但各地却出现了政府网络治水参与平台建设之"热"与公众网络治水参与之"冷"的鲜明对比情况.基于"期望—手段—效价"的理论视角,利用广东省S市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河涌的客观数据,构建"个人—河涌—区政府"的多层次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河长制背景下,"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度受到期望、手段及效价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公众期望中的参与效果评价正面影响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度;政府环保信息公开透明度感知、政府回应性和政府营造良好社会治水氛围的力度等政府工具性手段显著驱动公众网络治水参与;公众对治水重要性的评价能够促进公众网络治水参与.  相似文献   
5.
推进基层监察体制改革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G市百个村(居)的调查资料,对村(居)民监察认知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村(居)民监察认知存在关注程度不高、了解程度不深、参与积极性不足,但满意度较高的认知梗阻。其中,对关系壁垒、宣传方式、腐败生态是影响监察认知水平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应通过重视社会资本的“感染”效应、创新廉政政策宣传内容和方式、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方式克服公民参与基层反腐败的认知梗阻。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职工参与机制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防止职工权益受到不当损害,降低企业并购成本,消除劳资之间的冲突。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职工参与的组织形式和企业对职工的告知义务,但存在职工参与的内涵界定模糊、职工代表机构未发挥实际作用以及法律后果缺失等问题。为完善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职工参与机制,应当明确雇主对职工的告知义务,规范职工参与企业并购的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并完善雇主违反职工参与规则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全球贸易关系的深度调整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升级重构,WTO改革已成定势。WTO主要成员提交的改革方案或建议均承认WTO体制已跟不上国际贸易局势的深刻变化,但认为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倚重于WTO组织运行机制、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等程序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程序机制对实体规则的适用和实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因而WTO的改革问题就突出表现为对其程序机制的更新和完善。WTO程序机制存在的功能性缺陷及其法律本源,致使在调整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多边体制运行的公平和效率以及多边贸易关系的新议题和老问题等方面严重失衡,造成WTO成员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变通和转移,并使其现有的决策方法出现公平失真和效率假象。面对困境,WTO应从法律本源入手,修订和完善程序规则,去除与新时代不符的程序要求,确保程序机制能切实有效维护WTO体制的政治价值、法律价值和秩序价值,进而有助于全球经济决策的广泛一致性和良好连续性。  相似文献   
9.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5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