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推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常态下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路径的重大创新。因此,弄清"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科学内涵及内容,是深入推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践的首要任务。"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四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统一整体。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关键是"共"字,就是要把"共"字做活,让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通过"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形成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基层党组织探索实践了多种形式的共学沟通机制,团结、教育、引导、影响“两新”企业业主和行政管理层,促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促进了“两新”企业的科学发展。为不断完善共学沟通机制,实践中还需要把握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建设的主要接班人,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公民法制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背景下,加强、改进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朝正确的道路发展,同时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来说,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背景出发,结合"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特征,围绕强化、推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于高校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形成,全面发展的实现,以及"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落实,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