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摘自《公民宣科》一书的"过招"一节。该书由宣科口授,蔡晓玲整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相似文献   
2.
曲宁  杨冬 《求索》2012,(1):192-194
兴,是古代文论史上涵义最为含混不清的术语之一,近年来,有诸多学者追溯作为原始宗教仪式的"兴祭"本义,以此作为厘清兴论的根据。但对兴已经消亡的本义的执著,往往会造成对其后各种缠夹变体独立价值的贬低。笔者希望从"兴"字本身的词义结构中找到依据,开拓一个新的研究角度,既能在众多缠夹的兴义变体中发现一致处,又便于分析各个变体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即截取兴论在孔子"兴于诗"到汉代"兴喻说"的发展阶段,运用兴义结构剖析其中变化,以此验证这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古代的中国人把音乐抬高到了整个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地位。孔子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认为音乐成就理想人格,使人自我完善,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是因为中国人认识到礼治是偏于理性、外在  相似文献   
4.
乐以和其声     
正"乐以和其声"这个话题,出自我和民族音乐学家、潜心发掘和研究"纳西古乐"——宣科的一场对话。一个民族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得到尊重,不仅在于有钱有势,还要有文化魅力。如何推进中华文化的回归与超越,使之为我们的民族持续地积蓄和迸发力量,来酿成文艺复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九个字大体就可以显现出中华民族数千年孜孜不倦的精神跋涉之轨迹。古人用礼崩乐坏形容乱世,其实,一切乱的根本原因是心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