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946年2月9日一大清早,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图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他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  相似文献   
2.
一叶 《春秋》2020,(2):21-2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尚在大西南和大西北。鉴于发动内战条件不成熟,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内战"两面手法,一面以和谈为幌子,一面利用美军援助,通过水路、陆路和空中运送部队到华北、华东、东北等地,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在《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之时,蒋介石便将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军所在第四方面军空运济南。至《停战协定》签订之后、军调部军事调处期间,国民党军队从未停止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辑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亲历记》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贯穿以"三亲"(即亲身经历、亲见、亲闻)史料为主的方针,从大量的已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书刊中精选当年军事调处亲历者的回忆文章汇编成册,共计35篇,广及国、共、美三方人员及新闻记者。其中,中共方面的有24篇,国民党方面的有8篇,美方回忆文章1篇,新闻记者的回忆文章2篇。该书在每篇文章标题之下增写作者简介,并编写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  相似文献   
4.
5.
进入1949年的夏天,南京西康路18号忽然又变得有些热闹了3因为黄华没有马上答应与他见面,司徒雷登感到有些失望:“几年前,黄华到北平军调部任职,我们都还见了面。这次怎么就不提见面的事啦?”正在这时,黄华登门来访,说是以私人身份见面^这又有点出乎他的意想之外。  相似文献   
6.
荆杰 《党史博采》2008,(7):37-37
<正>葫芦岛日侨百万大遣返,规模空前,是人类遣返史上的壮举,是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善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政府必须在战争结束后的最短时间内,把缴械之后的日军连同日侨遣送回国。当时东北的政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儒将段苏权》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记述了共和国少将段苏权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段苏权的一生经历丰富,跌宕起伏。《儒将段苏权》历数了段苏权从参加红军之后到安度晚年之前一个个"响当当"的身份:红六军团宣传部长、黔东独立师政委、平北军分区负责人、军调部赤峰小组代表、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8纵司令员、东北军区空军司  相似文献   
8.
1946年2月9日,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将军,一大早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想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两手。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  相似文献   
9.
文献的整理、出版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界和相关机构对军调部文献的整理、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已出版的专题文集或相关文集中披露和发表了一些有关军调部的文献资料。近年来,对当年军调部参加者、亲历者和见证人回忆或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即便如此,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他重大事件或机构相比,军调部档案资料的公布、整理、开发与利用还是明显滞后。本文依据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对军调部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和利用情况进行简要的评述,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军调部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