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吃事     
莫言 《法制博览》2010,(3):12-13
“吃”字拆开,就是“口”和“乞”,这个字造得真是妙极了。我原以为“吃”是“契”的简化,查了《辞海》,才知“契”是“吃”的异体。口的乞求,口在乞求,一个“吃”字,馋的意思有了,饿的意思有了,下贱的意思也有了。想这造“吃”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如果让林黛玉或是刘文彩造这个字,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国史     
王天觉 《法制博览》2011,(10):67-67
多年来,一提起旧社会,往往加上个“万恶的”定语,似乎那个时代漆黑一团,处处是刘文彩,家家有白毛女。所谓“旧社会”,实际意为1911—1949年,尤指后20年的民国时期。清代以前,距离较远,缺少亲身感受,“旧社会”便成了民国的代名词。由于时代的更替,为了某种需要,如此宣传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3.
明红 《党史纵览》2002,(10):19-2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大地主刘文彩及刘氏地主庄园的.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这座地主庄园,曾经是全国"阶级教育的大课堂".悠悠岁月给这座庄园刻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光阴荏苒,当21世纪的人们回眸这座庄园时,发现它除了凝结着劳动人民被地主阶级压榨的血汗外,本身还是一座中国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地主庄园建筑群,这一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物又引来众多新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上学,正值“文革”时期。当时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大地主刘文彩》。那篇课文,是对孩子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激起了我们对大地主刘文彩的无比愤恨。那“收租院”、“水牢”、“行刑宫”,使我们看到了大地主刘文彩的凶残和狠毒。  相似文献   
5.
即使撇开“大地主刘文彩的弟弟”这个身份.刘文辉也还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方面,他曾经是雄霸西南一方的大军阀,更曾经领导过一个现在在地图上已经消失的省份——西康省。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现实人物。上世纪40年代.他在中国历史变局的关键时刻做出的政治选择使得他能够在以后的历次风波里全身而退。  相似文献   
6.
罗平汉 《理论视野》2009,(10):46-50
“周扒皮”与“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都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地主形象。前不久,有研究者对小说《高玉宝》中的地主“周扒皮”(本名周春富)的原型作了考证,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周春富与作家笔下的“周扒皮”大相径庭,此人不但没有半夜装过鸡叫,而且还是一个“厚道人”,  相似文献   
7.
明红 《党史文汇》2005,(10):45-50
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文彩庄园系大地主刘文彩急剧暴发后建造的。庄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1949年起义,解放后曾任国家林业部部长等职,1976年在北京病逝)建的新公馆,1942年落成。大邑位于四川中部,周围有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成都、都江堰、眉山。《大邑刘氏庄园》载:“当年(安仁)镇上七条街有四条半街的房子属于刘文彩所有。镇上的当铺、钱庄、电厂、磨米厂、茶楼、戏院、烟馆、赌场等,也无不为刘文彩所控制。但是,…  相似文献   
8.
齐先予 《各界》2010,(9):10-12
一个西南偏隅农村的半文盲,竟能变成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人们在感叹命运造化的同时,也很好奇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从他发家致富的经历中能有所心得?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结识大邑县三岔乡的农民“王不死”是1963年的春天。那时,我正在温江专区创作组工作,想写部反映解放前川西地下党领导农民反抗恶霸地主刘文彩残酷剥削、进行抗租斗争的作品而去大邑体验生活。我先在地主庄园馆里看了几天档案材料,便去县文化馆找馆长老曹了解情况。老曹一口气给我介绍了10多个当年参加抗租斗争的农民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