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诉人(一审原告)盛琦,男,31岁,汉族,深圳市丰和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住重庆市九龙城区红渝新村23号1-2.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义关系上 ,提倡“义统一”、“义以为上”、“见思义”。这既是一种道德要求 ,也是一种治国原则 ,对于协调公与私、道德与物质、社会益与个人益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重新审视孔子的义观 ,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转型升级从长远来看不仅有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长期强劲的劲头。但就眼前的益而言“保增长”与“促转型”的矛盾(;中突)却在所难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大量劳动力失业,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会给企业转型升级造成重重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仅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我们更应该从伦理学角度、人性方面来加以分析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善与恶是道德领域中的特殊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它们的内涵也随之改变。善恶的依据来自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善的底限是:追求自,保证他;善有底善、常善、至善的层次之分。扬善抑恶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持,需要加强教育、奖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李彩燕 《学理论》2015,(8):128-129
以探究的眼光分析了2014年高考作文题命题的五大成与、三大败与钝,以期能为高考作文今后的命题改革奉献绵薄之力。其中五大成与是:一是发挥了考题的正能量指引功能;二是接地气,跟时代;三是命题体现命题者的人文关怀;四是命题向理性思维靠拢;五是"微作文"三选一新形式的出现以及对诗歌体裁不限的新改革。三大败与钝是:一是命题中多有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容易导向师生思维的局限性,不于思维的多元和思路的开拓;二是跟时代的某些材料专业性过强或存在地域性理解的局限,为考生审题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三是大部分省份为了评卷的易操作性和对诗歌写作的争议,依旧限制了诗歌体裁,可能导致国家民族整体"诗"的素养发展的持续滞后。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太原市蓝天蒙台梭幼儿园,因为孩子的一点儿小小的错误,老师就对其施暴,扇耳光、揪脸。监控录像记录下了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施暴过程。现在,涉事的蓝天蒙台梭幼儿园已被取缔。 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刑法》中增加"虐童罪"或是放宽虐待罪的入罪标准和对象,有人建议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有人建议严格依法治校、提高教师素质,也有人指出幼儿教师的待遇太低留不住人。  相似文献   
7.
赵守东 《奋斗》2021,(4):14-16
2021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文不仅阐明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还将深刻影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未来改革和发展。知识产权,指权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包括著作权、专权和商标权等。  相似文献   
8.
|解答|债权人有讨债的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讨债的方法要合法,不能采用侵犯人身自由的做法债权是财产权,债权债务关系通常用民法调整;而非法拘禁涉及人身权.用刑法追究。人身权分两类,一是人格权,二是身份权。《民法典》第109条规定的“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就是人格权。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代表法》和《选举法》并未对“未按”这种现象作出明确规定,故而无论“未按”产生的原因如何,其与反对、弃权、未出席的最终作用一样,造成的皆是直接或间接“不赞成表决事项”的这样一种结果. 然而,“未按”与保留个人意见的“弃权”毕竟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因为,“弃权”是“人作为程序主体在实现实体权或为保障实体权不受侵犯时所享有的一种自主权”,因而直接将“未按”视为“弃权”确实是不妥的.而将“未按”表决器视为“操作失灵”,笔者认为这样或许还更为准确一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