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部分青年乡城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选择“一家两户”的入户模式,即夫妻一方带着子女入户城镇,另一方户口保留在农村老家。本文基于D市的调查资料,对“一家两户”入户模式的形成机制、逻辑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社会福利、家庭生命历程中如子女入学和成长是部分家庭成员入户城市的诱因,而农村土地利益、职业周期风险、故土情感则使部分家庭成员保留农村户口,是宏观-微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家两户”选择遵循着安全第一的社会理性和家庭利益优化的经济理性的双重逻辑。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转型,从城市中心主义转向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开始拥有部分比较优势,移民的自主选择增多。  相似文献   
2.
3.
陶承(1893—1986)女,湖南长沙人。1927年参与革命,先后在长沙、上海、重庆、延安等地我党的重要部门里负责掩护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于政务院、内务部和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著有《祝福青年一代》、《我的一家》等,其中《我的一家》被改编成电影《革命家庭》。陶承一家为我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她的丈夫欧阳梅生和儿子欧阳立安、欧阳稚鹤先后壮烈牺牲,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对党许下的忠诚诺言。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竞争     
朱国勇 《廉政瞭望》2010,(11):70-70
约旦是一个沙漠国家,资源相对短缺。为了缓解国内供电压力,2008年,约旦决定建造首个国家核电站,并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公司发出了招标倡议书。最后有5家公司入围,分别是一家美国公司,一家中国公司,一家比利时公司和两家日本公司。  相似文献   
5.
以革命回忆录《我的一家》(后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革命家庭》)影响了一代青年而被广大读者尊称为“陶妈妈”、“革命老妈妈”的革命老前辈陶承,没有正式上过学。她于1911年结婚后,曾师从丈夫、战友欧阳梅生学过诗。她说:梅生教书的那个地主家,  相似文献   
6.
袁雪乔 《工会论坛》2014,(4):132-134
托马斯·曼曾说过,将历史和现实中的真实性赋予虚构的故事,让其听起来确凿可信是他毕生的追求。这一点在他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几乎处处可以找到作者对其所生活的年代、家庭环境的描写。本文试从传记学角度,利用收集到的史料,从地理历史背景、家族族谱、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小说中的自传性成分进行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对词创作独到的见解倾注在她的《词论》中,她在《词论》中揭示了词体发展的多元化渠道,评论了柳永、张先、宋祁、苏轼等人的词作,反映出李清照既爱新声,又尚高雅;既赏妙语,更重整体美的辩证艺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辛华 《协商论坛》2014,(12):39-40
2014年,中央坚持不懈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一大批贪腐分子落马,一些反腐体制机制“短板”加快补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这一年,反腐有哪些过目难忘的新词?又有哪些不得不提的人和事?这一年,过目难忘的反腐词汇——“一家两制”家庭成员中一方在行政部门、党政机关工作,另一方则经商办企业,背后是疯狂掠夺财富、违纪手段隐蔽、违纪成本低廉、违纪行为抱团的“家族式腐败”.2014年中央第一轮巡视发现,14个省区市和部门单位中有7个存在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现象,个别地方问题突出.第二轮巡视反馈同样指出了干部亲属利用职权经商牟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竞业禁止法律制度不完善加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某些国有企业高管人员便利用“一家两制”的贪腐模式和竞业禁止的局限性进行违法利益输送.本文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要求和法律实践问题,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过度干预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但也要对其竞业禁止行为进行监管,这样才有利于维护我国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夷夏观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夷夏观的两个命题“夷夏有别”和“夷夏一家”不是对立的。主张民族压迫、论证政权合理性、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封建化是二者共同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