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立忠 《前沿》2001,(3):47-5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原理告诉我们当人类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人类便开始了对剩余产品的争夺,而阶级不过是争夺剩余产品的利益集团.当社会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争夺"便停止了,生存斗争结束了,劳动的谋生性不存在了,阶级的存在便失去了意义.按劳分配不过是由私有制社会向完全的公有制社会转化过程中的分配原则,是按需分配借以实现的中介形式,是人类对剩余产品的最后争夺,它具有暂时性和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人类终将会使社会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按需分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
名家讲坛栏目自开办一年半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从今年第一期起,将连续登载本刊特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董明博士讲授的《领导艺术:一门可操作的学问》专题讲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依然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炳英 《理论前沿》2003,23(7):26-27
剩余价值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承认利润的存在,就要正视剩余价值的存在。利润和剩余价值是同时并存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分配理论有着极严谨的逻辑与丰富的内容,它以那个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为前提,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全面透彻地研究了社会总产品、剩余价值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仅揭示了某些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特殊规律,而且还抽象出了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的分配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