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天柱杜鹃     
黄骏骑 《江淮》2012,(6):51
过了立夏,山下争妍的群花都已开始凋谢,零落成泥碾作尘。这时,天柱山主峰附近的北关寨上,却有一片杜鹃花竞相开放。也是两年前的春夏之交,陪客人游览天柱山,经总关至北关寨,无意中发现这一带峰顶开有大片红云似火的杜鹃。时间紧促,匆匆下  相似文献   
2.
殷晓章  卫红春 《侨园》2014,(5):26-27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仅留下四张照片,其中三张照片是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这也成为人们缅怀焦裕禄的珍贵资料。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在兰考县城北关的一座小院里,透过50多年的岁月烟云,81岁的刘俊生老人向笔者讲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仅留下4张照片,其中3张照片是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这也成为人们缅怀焦裕禄的珍贵资料。2014年3月中旬的一天,在兰考县城北关的一座小院里,透过50多年的岁月烟云,81岁的刘俊生老人向笔者讲述了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要把镜头对准群众1962年12月6日,刘俊生第一次见到了焦裕禄。这天,兰考县正在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  相似文献   
4.
秦九凤 《党史纵览》2014,(12):16-16
正周恩来研究界的人都知道,周恩来有3幅青少年时期留下的手迹,它们分别是"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和"志在四方"。现有的大量资料证明,这3幅题词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存世最早的周恩来手迹,都是周恩来为他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同班同学郭思宁所题。这3幅手迹笔法有力,一笔一画之间体现了颜体加魏碑的书法风格。1910年秋,周恩来随四伯父周贻赓到沈阳并考入奉天省(1924  相似文献   
5.
晋惠 《先锋队》2011,(19):51
胡秀英是晋中市榆次区北关街道荣发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从事社区工作九年来,她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关心群众生活,竭尽全力帮群众解决问题,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6.
“母语的作用”(therole of the mother tongue)这一术语不仅包括传统的语言迁移,而且包括母语在理解中的作用,还包括母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反对使用母语是二十世纪至今语言教学方法的主流,比如,美国普林斯顿、哈佛等院校要求暑期来北京语言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签订“语言誓约”,严禁在任何情况下使用英语。同样,暑期项目的任课教师在上岗培训时也被要求严禁在课堂上使用各种形式的英语。本文以笔者亲历的“北美模式”课堂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探究母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作用,并提出这一教学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党史博采》2009,(9):1-1
<正>郭学明,男,59岁,高中学历,现任魏县魏州街道办事处大北关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魏县魏州街道办大北关居委会地处县城北部,现有居民350户、1350口人,党员48名,"两委"干部7人,其中支部5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