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小兵 《南风窗》2007,(8):88-88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修订版出版了,通过其中增加的篇章可以隐约窥见刘小枫思想变化的轨迹。10年前初版所收录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记念冬妮娅》、《流氓话语与意识形态》等文章,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笔记     
黄恒 《同舟共进》2013,(4):11-13
以色列是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不在于创造了什么或毁灭了什么,而在于当下的存在。全球化时代.虚无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学课题,但在以色列,直接的冲突和妥协,暧昧的喧嚣与寂静,哭墙前的喃喃自语、清真寺的宣礼塔、背负十字架行进在耶稣受难“苦路”上的游客,这些实在的存在构成每一日生活,而非学院派书本中的词句。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10,(10):29-29
一个人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就是坏人吗?这期“当事日记”中的徐福黄,给了我否定的答案。看到徐福黄手写的十多页自述,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杀死前女友后10年的人生,不禁让人嗟叹:如果,他年少轻狂时那个鲜血淋淋的错误,这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穷小子的奋斗史、拼搏经,也许再一个10年后,一个叱咤商海的成功企业家,在接受媒体访谈的时候,侃侃描述着自己创业的艰辛。如果没有他会成为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而在当今社会,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他们本该像同龄人一样,享受社会明媚阳光,快乐生活,可由于父母的罪错.  相似文献   
5.
张衍荣 《侨园》2013,(4):44-44
<正>哈尔滨,人称"东方小巴黎",但去了一趟,我感觉最深的,还是宗教建筑的"外来户"——圣·索菲亚教堂。索菲亚教堂坐落在哈尔滨最繁华地段,位于石头道街之南,透笼街以北,东临地段街,西接兆麟街,与著名的中央大街仅隔条尚志街。当我来到索菲亚广场,终于见到这座所谓"标志性"建筑时,的确新奇至极!  相似文献   
6.
《党建文汇》2013,(10):46-46
对于人,毁誉都不计较,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很难据以定论。我的体验.不要轻易攻讦人,也不要轻易恭维人,人很容易上恭维的当。但是我总觉得恭维人比较对,只要不过分地恭维。对于自己要看清楚。没有人不遭遇毁的,而且毁遭遇到很多,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加强对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严肃党的纪律,最近,黄南州委结合实际,就部分共产党员信仰宗教问题明确提出“八个不准”、“九条规定”。“八个不准”是:(1)不准参加学经、念经、讲道、听经、唱诗、祈祷、法师(法喇)、阴阳等活动。(2)不准供拜神佛、经文等宗教象征物。(3)不准参加祭山、祭俄堡、抛撤禄马、转嘛呢堆、晒佛、大法会等佛事活动。(4)不准参加朝拜、朝圣、朝觐、弥撒、洗礼、受戒、终博、追思、超度和各种宗教礼拜等。(5)不准佩戴佛象、宗教纪念章、经文、护身符、十字架等。(6)不准组织参与向群众摊派、收缴布施、筹办宗教活动和修建寺庙、道观、教堂等。(7)不准组织主办供佛、塑神、诵经、受戒、持斋活动等。(8)不准参加其它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8.
领导工作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个十字架构,横轴表示领导工作的内容、标准、效率、业绩等,纵轴表示上下级垂直工作关系,领导工作十字架构原理包括黄金分割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摆动原理、灭失原理等。领导工作十字架构原理源于实践,植根于实践,它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有利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3,(11):4-9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事实证明,绝大多数腐败官员的腐化堕落,都是因为背负着本人、亲人、熟人、近人或情人欲望的十字架,大肆以权谋私,“身后有余忘缩手”,最终把自己推上人民的审判席和生命的不归路。等到“眼前无路想回头”之时,已经海之晚矣!  相似文献   
10.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西欧各基督教国家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名义发动了一系列对东方伊斯兰国家的军事远征。由于这些远征的参加者大都在军服上绣着十字架作为标记,所以史称十字军东征。作为中世纪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后世学者对于十字军东征的前因后果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