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刘明钢 《湘潮》2013,(3):50-50
我在北京大学学习印地语期间就关心中印关系,毕业后又长时间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1960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2.
3.
印度在接待尊贵来宾时,有一个特别的欢迎仪式:“点红,”即在客人前额正中点一个红点。其实,印度人,特别是妇女更多的是给自己点红。只要去过印度就可以发现,印度妇女,不分老幼,不分贵贱,、都在前额正中点一个红点,这称之为“吉祥痣”。在印地语中叫“迪勒格”。  相似文献   
4.
薛克翘 《东南亚》2012,(2):58-62
从1947年印度独立至20世纪末,印度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印地语小说界也出现了很多的流派。这些流派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一方面是印度社会情绪,尤其是印度中产阶级情绪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受到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