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建宏 《传承》2009,(2):98-99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2.
《思想工作论坛》2013,(10):27-28
多年来,赤峰市宁城县委、县政府针对当前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大力倡导厚养薄葬,持续开展破除陋习、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移风易俗提供坚强保障为摒弃陈规陋习,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宁城县委、县政府从2002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厚养薄葬为主要内容的移风  相似文献   
3.
墓地又被称为"天堂的房子"。近年来,墓地价格坐上商业化"急功近利的火箭"不断攀升,让广大低收入群众惊呼"死不起"。如何让公墓价格淡定下来?重庆市人大代表张华义认为,应加大公益性经济适用墓建设力度,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提倡"厚养薄葬"的节俭习俗。  相似文献   
4.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5.
赵正平 《江淮》2020,(1):46-47
滁州市来安县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用村民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引导群众“移旧俗、除陋习、倡新风”,在全县广大农村树立起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理事会理出和谐新景象。2019年,由半塔镇综合文化站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反映人情往来中铺张、攀比等不良现象的小品《面子债》,登上各大演出舞台,引起群众的纷纷议论。  相似文献   
6.
平安歌     
  相似文献   
7.
“孝德”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王充作为“孝德”教化初期的思想家,在少年时期即以对父母的“恭愿仁顺,礼敬具备”而获“乡里称孝”的美誉,成年后依据自己一以贯之的“实事疾妄”精神阐述了对孝德的理性认知。他认为,养善心、修贤德乃“孝德”文化的精髓所在,但俗论敬祖祭祀中出现了两种偏差:相信祖先有鬼魂与企望祖先祈福禳灾。此乃本末倒置的误导。厚葬之风亦有违孝德,不仅“丧物索用,无益於世”,还存在“畏死不惧义,重死不顾生,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终”等诸多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