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小城沅陵,是农工党革命老区,更早之前其为明代辰州府治,钟灵毓秀。造化有缘,大儒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前后曾一度流连沅陵,正如《诗经·野有蔓草》所云:“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龙场悟道”之后,一道吏部公文擢王阳明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相似文献   
2.
罗宏炜 《当代贵州》2010,(10):52-52
干部自主选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省委组织部积极响应这一时代号召和党建要求,特别开辟专题,组织全省干部进行自主选学,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本文是来自"阳明学与地方文化专题"的一名干部的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3.
正在向各方面专家反复请教的基础之上,经过两年多的酝酿、编写、修改,最近,由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学院万敏教授、汪原教授以及武汉大学国学院欧阳祯人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国阳明文化园规划设计暨核心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正式出炉,并已通过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查。在整个《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笔者担任了景区文化理念、文化景点设置以及景区各景点的命名等相关工作。在即将全面动工修建"中国阳明文化园"的前夕,笔者深  相似文献   
4.
<正>一、王阳明心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继承发展心学作为儒学一门的学派,最早源自孟子,南宋陆九渊启其门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朝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为心学开创了独立的学术流派。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认为只有发现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天理是公  相似文献   
5.
梁伟华  何明智 《人民论坛》2010,(10):180-181
庄子的自然之道,即"无言"之说,在历代均得到了一般文人学士的推崇,甚至成为人们评论作品高下的根据或准则。中国诗学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个"不着一字",靠的就是"悟道"。中国古典美学资源在现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积极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6.
贵州少数民族的“直情率遂”的真人品格,使王阳明解决了其学说的核心问题,即成圣如何可能的的问题。那就是克制人欲,就可以成为真人,在成为真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修养,就能努力达到圣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陈杰 《当代党员》2010,(5):74-75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被后人誉为“百代用兵之祖、天下武学之圣”。用兵离不开帅,而对于帅,《孙子兵法》用了比较多的篇章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龙场大彻大悟后,王阳明遂默记《五经》以求相互印证,这可视为一种以个人体悟与"圣言量"互察互照,即主观和客观相互勘验以求自我定位的重要方法,它代表了经典世界与心性世界在价值论上的契合,体现了经典心学化解读的历史发展新趋势。《五经臆说》成于龙场悟道之后不久,暗含有强烈的政治关怀。而阳明反复强调的"《六经》即心之纪籍"、"《六经》即心之常道"、"尊经即是尊道",则体现了一个时代学术思想的脉律跳动,反映了心学运动解经典范的重新建立。直到晚近,这一心学思想仍发出极大的声光回响,成为人类寻找安身立命之道必须时时回顾的重要精神经验和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了朱子之后理学发展的又一思想高峰.他的心学思想的形成以贵州修文龙场的大彻大悟为标志,开始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学术观点.最有创造性的良知学说,如果追溯其前后渊源,其实也发端于修文龙场.从龙场悟道开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开始在不同的地域传播,最终席卷大江南北,影响日本、韩国,远播欧洲、美国,不仅在中国儒家文化内部成为与朱子学并埒的一大思想学派,而且也是东亚文明最能代表深邃生命体验和直观智慧的哲学理论,迄今为止仍在以积极的身影参与现代性思想文化的讨论与建设,以活跃的姿态步入国际文明对话的队伍或行列.  相似文献   
10.
郝金红 《政府法制》2013,(14):34-34
宋朝时,雁荡山有座能仁寺,住持是一位高僧——觉元大师。 觉元大师收了十几名弟子。平日里,教他们打坐礼佛,诵经参禅。但时间一长.弟子们都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他们感觉要成为师父那样的高僧,遥不可及。于是,一天早课后.弟子们一起来到觉元大师的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