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千元 《工友》2012,(9):59-59
在安陆这样一个人口仅有60万的县级小城,周明华算得上是一个平中见奇的人,平和的心态平凡的人生,奇特的生活奇异的感悟。他说,人的最佳境界莫过于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他的人生终将归于书法。小时候就喜欢舞文弄墨算是爱好,到了湖北大学后,他学习了古文字学、古代汉语,他开始了湖北大学加入湖北省于中国书协临写各种碑帖,才正式步入书法的行列。1983年,他与同学发起成立会,任理事长。1988年加入安陆书协,1994年加入孝感书协,2005年2006年担任孝感书协理事、安陆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朱祖延     
朱祖延,著名辞书学家、文献学家,在辞书编纂和古典文献学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历任武汉师范学院教授,湖北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湖北省语言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朱祖延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他担任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大国家、小字典的面貌,在我国字典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主编的《尔雅诂林》,堪称历代研究《尔雅》著作的集大成者,汇百家众注于一体,与上世纪初的《说文诂林》被学术界称作汉语史上两大奇观。在主编大型语文工具书的同时,他还不断收集大量古今  相似文献   
3.
张杨 《世纪桥》2008,(8):130-130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古代汉语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文选教学,以文选为纲,将其与通论结合,做到“文”“论”结合,通过对字词的讲解,做到“精读”和“博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古汉语识别能力和解说能力。  相似文献   
4.
蔡英杰 《思想战线》2005,31(3):135-140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是一部质量上乘、影响很大的教材,然而百密一疏,书中也难免有一些疏误之处,现谨就其注释部分指出其在词义、语法、文化背景及校对等方面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多义词学习与掌握的实现是指如何去学习与掌握古代汉语中的多义词.具体说来应把握词义的系统性、词义的内在联系性、词义引申的规律性、抓本义的关键性、注意语境的必要性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云南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验探究OBE教育理念指导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教学实验表明:将OBE教育理念应用于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学分制下古代汉语教学要打破以往教学的沉闷局面,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古代汉语教学的实效性。要求教师立足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古代汉语课程内容有全面细致把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并且不断加强古代汉语的研究学习,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引入课堂,使学生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要充实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灵活考核方式,有效地促进古汉语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08,(12)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古代汉语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文选教学,以文选为纲,将其与通论结合,做到"文""论"结合,通过对字词的讲解,做到"精读"和"博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古汉语识别能力和解说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杨  王勇  殷路辛 《世纪桥》2011,(17):114-115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和工具课,为了进一步推行实践教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古代汉语课程中应大力开展实践训练,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具备多种优势,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可以进一步辅助实践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谣言止于众     
宋明晏 《前线》2013,(10):64-64
古代汉语中,谣言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歌谣或谚语。范哗在《后传书》中写道:“诗守南楚,民作谣言。”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谣言”已演变成一个负面词,是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近来,谣言和网络结为近亲。网络谣言成为热词。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语。有人也把网络谣言叫“网络大字报”。以前谣言传播只能靠口口相传,传播速度慢、影响力小;大字报在熟人圈里面世,而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