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晨 《乡音》2012,(1):44-44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明朝后期著名的散曲家、政治家、东林党的首领之一。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左都御史,为东林党重要人物,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三君"。后因与魏忠贤对抗,被魏忠贤假托君命,发布诏旨,革去官职,谪戍山西代县,不久病死。后被追谥忠毅。一生著述颇  相似文献   
2.
乔娟 《政府法制》2012,(29):37-37
曾国藩在担任礼部侍郎期间,开办了一个专讲理学的讲堂。京城中不管满族权贵还是汉族官员,都慕名前去听课,其中就有李鸿章。曾国藩很是欣赏他,常对人说:“此人将来必成大器,是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3.
李文奇 《春秋》2013,(2):57
刘墉(1720一1805),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市柴沟镇注沟社区逄戈庄(历史上曾属诸城)人,清代大学士、大书法家。刘墉幼时在老家读书,后随父刘统勋迁居京城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乾隆六年(1741年)乡试中举。乾隆十六年(1751年)会试,以第六十四名中进士;殿试  相似文献   
4.
陈永江 《前进》2014,(10):60-60
《松窗梦语》中记载了明朝御史张瀚一个故事。其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给他讲述了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初时还择地而行,后一不小心踩进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听后"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官至吏部尚书,建树颇多。  相似文献   
5.
沈毅  沈达 《协商论坛》2011,(5):56-57
祖父沈嘉炎,字竹白,又字明甫。祖籍浙江绍兴。1878年8月28日生,因我高祖、曾祖两世宦居河南,遂入河南许昌籍。我高祖茂堂公在清吏部任职,并历任河南许州州判、裕州知州,他的墓碑上镌刻“皇清浩授中宪大夫”;我曾祖闻庭公历任罗山知县、汝宁府汝南埠通判。兴办义学,受到乡民的称颂。祖父竹白公幼年即聪颖好学,17岁时,受业于怀庆府府守江槐庭。因我曾祖与袁世凯有旧交,适逢袁回项城葬其生母刘氏。  相似文献   
6.
刘黎平 《各界》2014,(1):58-60
乾隆年间,有位老干部叫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张老干部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又是总理事务的大臣,不仅负责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还负责几条战线的工作,老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而且,他这样操劳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  相似文献   
7.
正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不知不觉,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16年了。万历十二年,张居正去世了。人亡政息,在台上永远正确的张居正现在处处错误了。万历十三年正月初十,亲政的万历皇帝下旨,起用海瑞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同年三月,又"升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一年,海瑞已经72岁了。孔  相似文献   
8.
董劭伟  ;张金龙 《求索》2007,(9):201-203
唐前期吏部尚书职权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吏部本身的职掌皆与吏部尚书有关联,作为长官的吏部尚书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调整,以便使本部门的工作更加有效能。吏部尚书直接参与吏部铨选这项重要工作。吏部尚书还有推荐人才,对朝廷的官员选任提出建议等,以及唐前期吏部尚书还有其他一些相关职掌。  相似文献   
9.
刘笃才 《法学研究》2001,(1):104-111
本文考察了《吏部条法》与两宋有关立法的关系及自身的结构特点 ,认为宋代官吏使用与管理方面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形成了繁简并用的局面 ,《吏部条法》已具备了法典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坚实材料考证张九龄参加的长安二年进士科考试结果并未作废,张九龄拟参加的由李峤主持的"重试",非进士科重试而只能是吏部主持的"释褐试"。但因与唐中宗主持的制科考试时间冲突,张九龄亦未参加李峤主持的"重试",而是直接参加了制科"才堪经邦科"考试,且一举中"乙第"。张九龄亦未曾受到沈佺期"考功受赇"案件影响。并探本寻源,指出了千年来致误之原由,对于准确了解张九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