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幽默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这个赫赫有名的文学天才在投资理财上却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两次投资行为,是两次伤心的“失败之旅”,也是两次“黄金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2.
超限效应     
《学习导报》2008,(2):37-37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学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钟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相似文献   
3.
周洪 《法制博览》2010,(8):41-41
一次,马克·吐温应一富翁邀请赴宴,主人为了炫耀他的富有,每道菜上来时,都要说出这道菜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他小时候有一次因为逃学被妈妈罚去刷围墙。围墙较长,比他的头顶还高。他刷了几下,便灰心丧气地坐在了地上。这时,他的伙伴桑迪提着水桶跑过来。马克.吐温对他说:桑迪,你来给我刷墙,我去给你提水。见桑迪有点动摇了,他又说,你要答应,我就把那个肿了的脚趾头给你看。桑迪经不住诱惑,好奇地看着马克.吐温解开脚上包着的布。  相似文献   
5.
超限效应     
《党课》2014,(5):125-125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持续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譬如某些广告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中不断插播同一内容的广告,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 :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相似文献   
7.
谈奖惩     
张建敏 《现代领导》2003,(12):24-24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 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 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 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 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