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德莱丝绸     
<正>It is fascinating to envision what may have happened2,000 ago to initiate a trad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Visualize something like a long,thin silk ribbon following a trail from the heartland of China,traversing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crossing a wide desert,to arrive in ancient Rome.Perhaps this  相似文献   
2.
钟鸣 《新民周刊》2012,(16):91-91
"超越与反观:邱启敬(2006-2011)艺术展"由上海美术馆推出,虽然是一次回顾,但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他近年来跨门类跨题材的创作现状,雕塑与雕刻是主要手段,但作品的呈现却极具现代精神。其中青花和田玉系列是新尝试的,却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在  相似文献   
3.
春节长假,有朋友拿来十几块刚从云南买来的黄龙玉请我"看一眼",他是去那里采购生产资料的,但听玉石市场的朋友一通吹,就按捺不住买了一些,这一些,花去他三十多万元。我看了之后发现这些蜡黄色的玉石体量还可以,通高20厘米左右,但雕刻得  相似文献   
4.
殷晓章 《检察风云》2014,(17):66-67
今年年初出台的《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国家标准,将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的矿物集合体统称为“和田玉”。根据这一标准,俄罗斯玉、韩国玉、青海玉等都可以合法地贴上“和田玉”标签。面对鱼龙混杂的和田玉市场,“国标”能否净化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道路特殊性研究的关键难题是,如何通过华夏历史经验去找出驱动一个文明形成的核心动力要素(包括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作用).河西走廊的文明史意义是双重的,对西方文明是2000年的丝绸之路,对华夏文明是4000年的玉石之路.没有它输送给中原的昆仑山和田玉物质,就没有华夏文明“化干戈为玉帛”和“君子比德与玉”的核心价值观.反过来看,若没有中原文明的玉石神话作为驱动,西部的美玉就会像大自然安排的一切石头一样,至今仍然纹丝不动地安睡在巍巍昆仑的山野与河床中.  相似文献   
6.
归元禅寺     
《学习月刊》2010,(5):F0003-F0003
和田灵玉为归元寺镇寺之宝。体长241厘米、宽175厘米、高83厘米.重达3.2吨,2008年7月运抵归元禅寺。该美玉外形酷似弥勒佛,从形体到品质,堪称和田玉中的稀世珍品。由于通体是玉,南内到外表里如一.因此,这块美玉被业界定为“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7.
苏然被分配到人物车间,这个车间里有一批老一辈的艺术大师,能与这些大师们共事、学艺,对苏然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苏然是当代玉雕界为数不多的女性国家级大师、全国青年优秀工艺美术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玉雕专家,其作品获得10多项荣誉称号。8年中,笔者曾先后两次采访苏然女士。如果说第一次采访让我打消了大师如此年轻的疑惑,被她的技艺所折服;那么最近一次采访则被她近30年治玉体悟和对玉雕工艺的独特理解所触动。  相似文献   
8.
<正>一件件晶莹润泽的美玉,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7000多年的历程。在这悠久的岁月中,无论是杨贵妃含玉消暑,还是今人高价购买收藏玉器,国人对玉的崇敬和热爱始终未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说,更体现了人们以玉德作为自己处世的行动标准和指南。可以说玉的物质属性已经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玉器从最早的祭祀器物到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件,再到人们平日佩戴的配饰,这一步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四川作为历朝历代的重镇之地,从这里出土的玉器能看出,古蜀国的文明进程特色鲜明。这些色泽温润、  相似文献   
9.
与翡翠、和田玉有所不同的是,玛瑙的原料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出产,但只有中国人最擅长在玛瑙上雕刻。看似不起眼的原料在精心雕琢后就变成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品,而阜新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和玛瑙制品集散地。早在8000多年前,阜新一带就有采集、挖掘、加工玛瑙的生产活动。到了清代,阜新地区玛瑙业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阜新加工的玛瑙已成为宫廷贡品。2006年,阜新玛瑙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商代盘庚迁都至殷,有文字记载起,商王室即视西域于田国(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玉为珍宝,自公元前1300年至今,玉已成为中华民族之魂,和田玉作为镇国之宝。 据卢连成(《殷墟发掘记》,四川教育出版社,成者,1996年)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帝王大墓8座,贵族中型墓20多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