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冬天天气干燥,让人鼻子嘴巴直冒火,有的人甚至出现嘴唇起皮、裂口,鼻腔出血的症状。那有什么妙招能预防和缓解呢?人的嘴唇没有汗腺和唾液腺,湿润程度全靠局部丰富的毛  相似文献   
2.
从蜱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宿主免疫球蛋白-G(IgG)在蜱体内的代谢过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IGBP)的发现及其在具尾扇头蜱中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IGBP与抗蜱免疫的关系.认为抗蜱疫苗的成功策略或许是"二次联合疫苗",而IGBP是该策略的关键成分之一.阻断蜱IgG分泌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关键成分的分泌能快速杀死蜱,因而,利用IGBP研制联合抗蜱疫苗的策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钟继荣 《法医学杂志》1993,9(4):166-169
人类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颔下腺和舌下腺)分泌唾液以湿润、消化食物。唾液腺主要由浆液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唾液是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5~7.1)的低渗液体,水分占99.4%,固体成分仅占0.6%,尚混有少量食物残渣和口腔粘膜脱落上皮细胞,比重是1.003~1.008,正常成人每日分泌唾液1.0~1.5升,唾液中含有许多在血浆中存在的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蚊虫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介绍了蚊虫抗凝血活性物质的分类,综述了凝血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凝集因子、凝血酶原酶配合物抑制剂和输血管物质等蚊虫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抗凝血作用原理,并对其药理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对蚊虫抗凝血活性物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可为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