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美国外交在战略规划和实际部署上都出现了变革和调整。美提出变革外交计划并公布国情咨文,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赖斯提出变革外交计划,重视新兴国家和转型国家,并赋予外交队伍新使命,整合并强化对外援助机构。布什公布国情咨文。称中印已成为美经济新的竞争者.提出要继续致力打击恐怖主义及在中东推行民主改革。在四年防务报告中,美规划了未来军事战略防范重点、应对策略及军事部署方向,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布什3月公布上台以来第二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推进自由”作为首要目标,强调大国合作.同时渲染伊朗核问题的威胁,重申坚持“先发制人”原则,强化对欧亚结合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王文 《党政论坛》2010,(10):21-21
美欧等经济体正在经历一次“再工业化”的旅程。奥巴马在今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表示,未来5年,美国的出口额将翻一番,由此可创造200万个国内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中美经济从"良性互补"发展到"恶性互补",中美之间形成了互相紧密依赖,又互相恶意制约的关联关系。中美之间形成这种关系是两种经济模式演进过程中"互相支援"的结果。从本质上看,美国问题是中国问题的一部分,而中国问题也是美国问题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中美关系是大国模型,两国关系调整的"外部性"风险和效应巨大。基于此,奥巴马不论是从选举,还是从解决中美关系深层矛盾的角度出发,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均是短视思维,均无助于长久地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应该建立互信关系,政策上"互相支援",从内部结构调整出发,通过长远之策解决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使中美经济关系重新回到"良性互补"。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热点频发,金融债务危机相互交织,世界形势变化多舛,为便于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形势的走向趋势,抓住并准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本刊将开设"每月国际形势大事"一栏,特别约请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撰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8):18-19
美国副总统拜登日前宣布,美国政府将在未来6年内投资530亿美元发展高速铁路网。这一投资计划旨在实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未来25年内使高速铁路覆盖全美80%人口”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雷思海 《创造》2010,(2):110-110
1月27日,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任期第一年《国情咨文》里,中国有一个产业被提到,那就是高速铁路。他以中国为例,强调建设高速铁路的重要性。他说:“从第一条跨州铁路的诞生,到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成,我们的国家向来走在世界前列。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相似文献   
7.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08,(12):39-41
2008年11月5日,梅德韦杰夫首次发表总统国情咨文国情咨文发表的背景既有俄格冲突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深刻影响的外部因素,也有俄罗斯最高权力更迭后如何解决发展道路继承性的内部因素。尤其让世人关注梅德韦杰夫首份国情咨文的原因在于: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以来,俄罗斯形成的“普京计划”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治国理念与战略规划,从而使得当前俄罗斯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发展道路的“继承性”转到全面执行“普京计划”上。那么,  相似文献   
8.
方亮 《南风窗》2008,(24):74-76
目前仍不能确定的是,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是否足以建设一套具有自我纠错功能的社会制度,一套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自我调节的制度。这对于俄罗斯避免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的"怪圈式混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提出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背景2009年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国家现代化的理念,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法制等各方面内容。提出的主要背景是:第一,1992年叶利钦上台后搞经济体制转轨,  相似文献   
10.
吴海 《新民周刊》2012,(4):38-39
美军计划大量削减地方部队,注重海军、空军建设,以始终保持美军在全球各地强大的、快速的介入和干涉能力。"现在不再有美国人在伊拉克作战,这是9年来的第一次。本·拉登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这是20年来的第一次。"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本届总统任上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称美国现在"更安全、在全世界更受尊敬"。在这个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