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国有 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把国有企业改革推向深入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珏 《学习论坛》2004,20(7):14-16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的局部投资过热,其根源是国有经济改革不到位和人们的"国有制情结".在国有经济膨胀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隐忧,破除"国有制情结"是根治体制性投资过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赵灵敏 《南风窗》2008,(19):46-48
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政策意愿很好。只不过,在国有制之下,老百姓缺乏获得财产性收入的产权基础。因此,我认为,民有化改革是实现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的根本性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同斯大林在国有制理论问题上有许多差异,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时代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又有文化背景和理论素养上的差别.分析这些差别对进一步从过时的国有制理论中解放出来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国有制是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土地制度,是我国整个土地制度的关键和症结所在。在建国之后直至现行宪法颁布之前,尽管经历了多次土地国有化的运动,但至少在宪法和法律上都未否认非国有土地的存在。现行完法中城市土地国有制的规定在制定时就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并在之后又引发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尤其在当前的情势下,必须正视并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上海率先公布"国企改革20条"打响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后,各地陆续跟进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当前,正值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采访了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解和实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必然要求,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理论问题需要加深认识。研究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是我国选择现行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基点,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是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有力印证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性以及所有制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国有制的一种制度创新.文章论述了这种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了国有制创新的主要内容,其中着重论述了构造混合经济及解决“代理问题”的办法,最后指出国有制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健全的法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的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有制同市场经济能否兼容,问题归结为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能否兼容。国有经济同市场经济两者不可能天生兼容,不能认为只要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就解决了两者兼容问题。必须在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才可能解决两者兼容问题。国有制的企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即垄断型国有企业仍然保持不变,这些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不兼容,甚至逆市场而行,作为国家的调控手段。另一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分级所有制,类似集体企业与市场经济兼容。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取得突破,就必须选准方向,突出重点。首先要抛弃国有制的传统错误观念,认识到集体所有制与合作制是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并大力发展其他经济成份;其次,大力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与实现形式,为所有制的实现创造最佳条件和开辟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