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元、10元、50元、100元……一张张不同面额的现金投进捐款箱。4月5日,在农二师三十三团四连办公室门前排起长队,职工们正为身患肺癌症晚期的退休职工江国权捐款救治,为他献出一片关爱之情。江国权先后3次入驻巴州医院、解放军273医院、新疆肿瘤医院救治,住院  相似文献   
2.
吴乃华 《民主》2010,(9):42-43
人权与国权两者是依附关系,对立关系,还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人们历来对此颇有争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和鲁迅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张兵 《党史博览》2010,(12):19-20,43
“文革”爆发后,周恩来原本想让王国权留在中国驻波兰使馆,继续中美大使级会谈,不想让他回国。当然也有意保护一些老大使,让他们先避避“文革”风头。但进入1967年7月。周恩来也顶不住了。于是,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和驻波兰大使王国权相继被调回。  相似文献   
4.
刘刚  李冬君 《同舟共进》2011,(10):42-44
那时的议员们,敢于如此公开地同王权争夺国权,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很显然,他们不是在为自己争权利,而是在为国民争权利;不是在为自身谋官职,而是在为中国立国权。  相似文献   
5.
韩振峰 《理论视野》2000,(1):17-18,53
邓小平关于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深刻揭露,它为我们正确进行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 人权与国权的关系,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并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针对西方一些国家宣扬的人权至上观,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  相似文献   
6.
你局《关于建立“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请示》(国权[2007]5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五四启蒙者对于人权问题的不断探索是这一时期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五四前期的人权思想主要围绕着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主题,针对的是束缚中国国民个性与精神的封建礼教与专制独裁;五四后期的人权思想则在各个流派的争鸣中继续演进,体现出了更多的救亡图存的色彩。五四启蒙者将人权与宪法相联系,将人权与国权相比较,阐释了人权以自由为核心,以平等为前提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了知识界对国民个体权利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深刻揭示了国权与人权的内在关系 ,说明了国权是人权的集中体现 ,国权高于人权 ,国权保障人权 ,为当代社会主义的人权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柳飒 《法学评论》2012,(3):145-151
在观念层面,近代中国权利意识始终无法超越国权思维制式的统摄,也难以逾越传统权力情结的缠绕。近似于"大同"情怀的民主更易于为国人接受,而自由和权利只有在主体演变为"团体"之后才拥有了存续的伦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近代时势的窘迫下,中国权利观念发生了重构,进而,因价值的"短视"而局促了规范的设立和实践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国权即一国之主权。国家主权是个体人权的集中体现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没有国权 ,谈何人权”。国权代表和维系着一国公民的共同利益。任何国家都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 ,这就决定了个人人权、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主权 ,国家利益。美国以经济为后盾 ,以军事为依托 ,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 ,为他们推行全球霸权主义寻找理论依据 ,提出所谓“民族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主权陈腐论”等等。而美国的人权政策却实行着“双重标准”。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霸权主义 ,是一个国家独立、主权、尊严、品质、价值的总和 ,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形象和威信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