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甘霖 《法人》2007,(8):16-18
"谁砸我的锅,我端谁的碗。"这是襄樊市原市委书记孙楚寅面对他人的不同声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此看来,张家春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铲平汉圣庵的违法之举,从某种程度上是传承了孙楚寅"执政理念"之精华:襄樊的老百姓要阻挠我昌盛房产公司在这里搞开发,我就铲平汉圣庵。在襄樊,以多家房地产公司为代表的利益集团里面,"红顶"地产商张家春不算真正的"大手笔",其铲平汉圣庵的违法之举也只暴露了地产商们为了利益驱动,对"襄樊文化"破坏的一个影子而已。真正的危机在于:在"GDP"和"政绩"庇护下的地产公司利益集团正在左右着襄樊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崇尚自然的今天,能像西方人那样拥有一座私家花园,是无数都市人的梦想。青海女孩孟菲就能让你好梦成真!她巧妙利用楼房宽大的阳台、空荡荡的天台及别墅里的空地营造出袖珍“私家园林”,既能让业主在喧嚣都市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又能坐拥房产升值,一下就把这个行业做得风声水起。就连广州的许多地产商,都争着与她合作!  相似文献   
3.
石尔 《中国减灾》2010,(2):46-47
仅仅几年前,英国许多建造绿色低碳住宅的开发商还不敢大肆宣杨他们的绿色设施,因为那样可能会让绝大多数买主联想到住宅质量较低,或者其设计让人不舒适。但是今非昔比,现在开发商都相信购屋者的品味已经改变。  相似文献   
4.
李开周 《法制博览》2010,(10):71-71
乾隆年间,天津有位个体开发商,姓丁,叫丁予范。乾隆十六年(1751年),丁予范在天津县城(当时天津还是县,不是市)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这四合院占地近一亩,盖了10间房,连买地带盖房,花了丁予范180两银子。丁予范盖这套四合院的目的,就是想高价卖掉,哪知没人买,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低价出手,卖了177两银子。丁予范丁老板花了几年工夫,倒赔了几两银子。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2,(12):63-63
谢昱航在10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时下有些“人才”很抢手,各单位高薪争夺。这类“人才”,才不在博学,不在超人智商,而在于其背后的特殊关系。地产商刘军因一手创建“泰跃系”而闻名资本市场,他的北京泰跃房地产公司之所以一时能“呼风唤雨”,关键在于他重用“能人”皇甫炳君。皇甫炳君原在北京朝阳建委任职。与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过从甚密,刘军得知这一消息,就以200万年薪、一套住房,外加800万安家费的条件,将皇甫炳君招至麾下担任副总,专事公关周良洛。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2,(12):63
谢昱航在10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时下有些"人才"很抢手,各单位高薪争夺。这类"人才",才不在博学,不在超人智商,而在于其背后的特殊关系。地产商刘军因一手创建"泰跃系"而闻名资本市场,他的北京泰跃房地产公司之所以一时能"呼风唤雨",关键在于他重用"能人"皇甫炳君。皇甫炳君原在北京朝阳建委任职,与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过从甚密,刘军得知这一消息,就以200万年薪、一套住房,外加800万安家费的条  相似文献   
7.
姜东良  刘群卫 《法人》2009,(10):14-17
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在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批建别墅的政令下,采用先协议批地、再挂牌交易、后规划的方式,在防洪堤边为地产商大开别墅建设绿灯.  相似文献   
8.
马丽 《法人》2009,(2):41-41
2008年初“创辉”地产中介大面积关门事件,为2008年中国楼市定下了灰色的基调。房价下跌、交易萎缩、政策救市……这些都可以成为2008年中国楼市的关键词。我们还可以更简洁地概括这一年的楼市——揪心:地产商们殚精竭虑直至弹尽粮绝仍无法挽回楼市昔日辉煌,消费者们日盼夜盼直至望眼欲穿仍不愿改变持币观望的态度,救市政策左出右出直至利率猛降仍没有真正驱除房市的体寒。  相似文献   
9.
房价过高怪拆迁成本过高,纯属无稽之谈。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钉子户呢?现实的情况是拆迁补偿从上到下被一层层的剥削了,真正到老百姓手中的能有多少呢,这些钱根本不够他们去另买其他住房。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能够愿意被拆迁呢。将房价之高归结于所谓的“钉子户”拒拆,很明显就是在转移大众的视线,为地产商与贪官遮掩。  相似文献   
10.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16):43-43
“胸罩可以不戴,房子可以不住吗?” ——5月18日,在“商界木兰”年会上,有人向知名地产商任志强抱怨房价太高。任志强反问:“一个房产项目从开发到最终完成好几年,你做一套衣服用多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