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319篇
中国共产党   856篇
中国政治   878篇
政治理论   280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高中阶段创办业余党校,是对高中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种好形式。湖北省黄石三中以业余党校为载体,加强对学员的跟踪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学生党员的成长链。该校自1998年创办业余党校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7期培训班,共培养学员460人,近四年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达527人,共发展学生党员12人。  相似文献   
2.
王悦洲 《前沿》2002,3(10):8-11
邓小平十分重视在青年中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他指出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方向正确、力量伟大、发展持续的保证。他认为要用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发展教育青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冷静分析,指出在西方文化入侵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地位被削弱,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信仰危机的原因。指出在高校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反西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反对“法轮功”的重大思想武器。并从提高“两课”教师素质,转抵达信仰纬度和培养民族精神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理想教师的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相结合的双重视角,对当代中学教师的外在形象、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理性剖析,揭示了当代中学教师的时代规格。  相似文献   
5.
宁未央 《南风窗》2007,(21):92-93
爱国主义原来是见不得血的,还有什么比理想的幻灭更让人绝望呢?在中文写作的世界里,张爱玲被追捧的程度宛若张爱神,她的小说部部是电影坯子,却并不容易改编,斗胆在神仙头上动土的导演往往碰一鼻子灰,吃力不讨好。李安偏偏选了难上加难的《色·戒》,小说里的王佳芝"从舞台经验上知道,就是台词占的时间最多",原文中没有太多可用的台词,大半是心理描写。李安把1.3万个中国字铺陈成169分钟的电影,用他自己的话说,"可把我们做死了"。  相似文献   
6.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7,(7B):112-115
在天津天地伟业,你随时都可以看到、听到“你我天地,共创伟业”。但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标语,不是对天津天地伟业简单的释义。它已经成为天地伟业总经理戴林和员工共同期望和追求的,员工和企业之间一种理想的水乳交融的状态,成为天地伟业青年员工发自内心追求的——在你我天地间,共创伟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事业理想的壮志豪情,并由此衍生出了天地伟业员工的积极、自信、豪气干云天和“舍我其谁”、“谁与争锋”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集中表达了中国先进人士和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人权民主的要求。大同思想传承了古代儒家社会理想,体现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康有为等前人“大同思想”的科学继承和发展,是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今天的延续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一个美国籍韩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一个远离繁华城市的小镇建立了一所弱智儿童寄托站,她收养了30多名残疾儿童。她用她的座右铭:"爱心是神圣的,爱心无国界,爱不需要条件,让爱充满我们爱之家,充满全世界。"来完成她的人生理想。虽然她不懂汉语,但是传递爱心是不需要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于苏光 《新东方》2005,(3):62-64
和谐是宇宙万物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一向注重事物的和谐性。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协调或协同,譬如认为天地人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党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最显著现象之一;中印共同崛起,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亚洲崛起的支柱和必然要求.尽管我们仍然处于现代化、线性进化论阶段,感叹技不如人的非西方世界自然存在对西方的崇拜心理,国际政治中西方观念的主导地位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一旦进入多元化、非线性发展的后现代阶段,未来将螺旋式地回归历史,文明的底蕴才会彻底呈现出来,文明的和谐将取代文明的冲突.中印共同崛起无疑为此展示了最大的希望,是打破西方殖民体系数百年影响的时代呼唤,并将推动国际政治范式从地缘范式和其他西方范式走向世界大同的东方范式.这就是中印共同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