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50篇
各国政治   128篇
工人农民   207篇
世界政治   3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8篇
法律   2600篇
中国共产党   3742篇
中国政治   5242篇
政治理论   1682篇
综合类   344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1588篇
  2013年   1506篇
  2012年   1614篇
  2011年   1566篇
  2010年   1532篇
  2009年   1632篇
  2008年   1634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684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案背景】现阶段,民进会史教育基地社会教育功能不足,建议加强社会教育方面的职能。民进会史教育基地不但是民进会员受教育的场所,而且也应该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进作为参政党,民进会史教育基地应该在宣传爱国主义方面,发挥其自身独特作用。民进会史教育基地做好社会教育工作,既是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大学的发展、变革与技术的变迁、进步密切相关。近代大学的复兴以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出现为基础。19世纪以来,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形成更是完全得益于印刷与出版技术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互联网的出现,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印刷技术对于知识生产、传播的垄断,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技术和制度环境,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面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大学需要适应持续不断的技术变革以实现自我的革新。面向未来,在从传统大学向数字化大学转型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唯有借助科技的力量才能避免大学实体的消亡并保持它作为一种组织制度的独特性与卓越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更加生动具体,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探讨两者的契合关系,从高位阶和低位阶探讨两者的生成关系,为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提供内生逻辑。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抽象化与具像化、主导性与多样化、垂直化与交叉化的外在张力,是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基于此,可以从把握三组关系和创设三种场域进行路径选择,以期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校园仪式构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场域空间,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过程中的功能机理,积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青 《法人》2020,(4):32-34
目前,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中国以外的全球疫情却大规模暴发且愈演愈烈。意大利成为欧洲受疫情影响最大、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公布的最近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7日18时,意大利确诊新冠肺炎感染人数135586例,死亡17127例,感染人数仅次于西班牙,死亡人数全球最多。疫情之下,意大利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在米兰,旅游景点和剧院被关闭.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加强高中与大学阶段思政课有效衔接,既是由这两个学段的特殊性决定,也是出于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考评等方面存在的脱节现象值得高度重视。新时代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有效衔接的路径举措,包括加强高中与大学思政课课程及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以及建立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渠道,从而形成高中与大学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助力于时代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知识论以自然科学、伦理、艺术、神话、宗教等知识为基础,研究知识的性质、界限、来源和效力等。科学技术作为知识论重要的知识源泉,它的发展历程对知识论的超越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技术主客体的变革,不仅彰显知识边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而且彰显人类从自然和社会禁锢中不断得到解放的历程。科学技术的特质与同时期知识论的性质具有一致性。科学技术获得方法从科学技术领域向社会科学、社会领域不断拓展,成为知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科学技术证实的三个因素即基础的公理、联贯的理论和谐与外在基础,被知识论肢解为基础主义、联贯论和外在主义三种证实理论。科学技术功能的演进与知识论研究目标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科学技术与知识论具有多元关联性、内在逻辑性、相对独立性、历时演进性与共时并存性、科学技术和知识论与其他知识具有融合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党内政治文化是有别于政治文化和政党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概念。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党员政治认知的走向、政治情感的倾向和政治行为的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党内政治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通过党性教育与榜样示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