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竹林里是海口的一条街巷。竹林里131号是这条街巷里的一处老宅。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进这一处静静的宅院。老宅坐北朝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二进东西厢房。老宅虽饱经岁月沧桑,房顶已是一片乌黑,墙壁也现出霉斑点点,但房前的盆架树,仍是那么蓊郁蔚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07,(19):9-10
一抹新世纪的黎明曙光,曾几何时"宅院深深"的中国立法,大门已渐为民众开启.展望大江南北,从中央到地方,立法尊重民情、吸纳民意,"开门立法"已经成为中国法治十年中最为闪耀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风筝往事     
梁季兰 《传承》2010,(34):59-61
<正>北京是座庄重美丽的城市,风筝是这座城市典型的民俗玩物。越来越多的北京人以放风筝作为休闲和锻炼。这时节,在公园、广场或过街天桥的上空,有时就会放飞出五颜六色并且带有新时代气息的风筝,装点着这座古老的都市。尤其是夜晚,在放飞的风筝线上,加上了一串串闪烁的小灯泡,在空中飘飘洒洒随风而动,这情景更加玄妙、迷人。代代相传的这一古老玩物发展到今天能这样时尚、这样普及,不由得使我回忆起生活在旧宅院里有关风筝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4.
"松树大屋",是我在文昌的一个意外惊喜。它坐落在离文昌市区约10公里的头苑镇松树下村,掩映在一片山林碧树丛中,褪了色彩,少了喧哗,添了凋敝,增了老态,却坚持着骨子里的大气与奢华。墙上的灰刷刷往下掉,绿的枝叶却争相从夹缝中横空出墙。草木在这宅院里疯长,点缀着这里  相似文献   
5.
54岁的苏玉道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2014年10月某天,一个女子的一通电话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养女:找上门认亲 电话那端的女子自称是苏玉道十多年未见的女儿,现在想和他见个面.苏玉道表现得很淡定,似乎这件事早在他的预料之中.由于苏玉道家的宅院和承包地被征用建科技园,一笔拆迁补偿款即将发放到他手中.苏玉道预感,女儿的出现与拆迁款有关.  相似文献   
6.
初识日尔曼     
《天津律师》2003,(4):49-49
2003年4月21日,我作为天津首批赴德培训的律师之一来到了位于德国北部的著名港口城市——汉堡,在那里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交流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在晋南就已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之后,此地的商业日渐发达。韩愈曾生动地描绘过唐代商业繁荣的太原城:"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传统意义上的晋商,主要是指明清两代500多年间的山西商人。武则天之父武士貜则被称为晋商的开山鼻祖。作为大木材商人,他在财力上鼎力相助起兵反隋的李渊父子。投桃报李的李渊将其封为国公,地位  相似文献   
8.
家庭的宅院布局是考察宋代商人日常生活空间的一个微观视角,园林式宅院,宅外有别业,是富商家庭宅院布局的两种典型形式。住宅"逾制"是宋代富商家庭宅院布局的重要特征,这与宋代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宋代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宋代官府商业政策的转变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做梳篦     
扑尔敏  扎西·刘 《传承》2010,(10):64-64
有一次回家,见到年逾八十的老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左手握着一把篦子。我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梳头工具了,依稀记得那是儿时在老宅院子里的槐树下,奶奶把她头上的发髻解下,用密齿的梳篦,一点点仔细地将满头银发  相似文献   
10.
大寒时节,我忽而忆起了老宅的“墙门间”。旧时江南,殷实人家的宅院或略有规模的老屋,都有几间“墙门间”。所谓“墙门间”,就是门厅两侧的厢房,用来堆放一些生活杂物,或供级别最低的佣仆居住使用:一来,可以房尽其用;再者,一旦有“风吹草动”,家丁们方便及时起身“看家护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