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英国的宗教与法律》作者:马克·希尔(英国)拉塞尔·桑德伯格(英国)诺曼·多伊(英国)译者:隋嘉滨定价:48元出版:2014年12月本书在全面介绍英国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详述了英国宗教活动的法律框架,包括宗教自由原则,宗教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跨国协议和宗教法的影响,还介绍了宗教在劳工、资助、婚姻家庭等特殊领域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的宗教条款包含“禁止立教条款”和“宗教自由条款”。两个条款合力确保政府在各教派之间维持中立,以充分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但何谓“宗教”,宪法并未解释。制宪之初,基督教背景下的美国,多认为“宗教”就是对上帝的信仰,针对宪法中的“宗教”概念甚少异议。随着美国社会宗教多元化,新兴“宗教”层出不穷,各种信仰纷纷出现,有神论的宗教概念显然已无法应对时代的需要,如何区分“宗教”与“世俗”成了宪法上的疑难问题。界定“宗教”概念既要在传统宗教的诸神之间保持均衡,又要顾及人类未来的信仰探索,困难重重。最高法院打破了有神论的宗教观,扩展了传统上的“宗教”概念,但又没能明确具体的“宗教”认定标准,只是在零星的判例中采取就事论事的方法,逐个解决纠纷。联邦下级法院以及州法院尝试通过明确的客观标准来认定“宗教”,裁判纠纷,但观点纷呈,意见不一,且纰漏颇多。学者们亦从不同视角为“宗教”概念的确定献言献策,但追求逻辑的自洽胜于对问题的解决。所以,美国至今未能在“宗教”概念的认定上形成“通说”,美国宪法上的“宗教”概念难题仍悬而未决。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定破坏宗教信仰自由罪我国法律目前的规定太笼统,没有对宗教自由进行分类,故导致在显示生活中侵犯公民宗教自由权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宗教自由分为信仰自由和行动自由,破坏不同的自由法律应该有不同的定罪。  相似文献   
4.
宗教自由民族平等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宗教自由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促使有关宗教自由民族平等法律保障之完善,对于人权的充分、普遍和实际享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一书,系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和宪法学者史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 Holmes)和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已由毕竞悦女士精心译成中文,自北京大学出版社自2004年首版以来,数次重印,是一本深受欢迎的学术作品。在这本不厚但颇为耐读的书中,两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自由的事实不时受到一些美国政治家质疑。他们脱离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抽象地讨论中国政教关系,以根源于基督宗教历史经验的美国话语,解读中国宗教自由状况,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对于中国政教关系的和谐也是无益的。正确解读中国宗教自由状况,必须去除美国话语遮蔽,实现宗教自由中国语境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宗教自由同其他权利、自由一样,也不是没有界限的,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国家的限制。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国家对宗教自由权的限制也是应当受限制的。一般而言,国家限制宗教自由应当遵守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则,即宗教自由原则、宗教平等原则、国家中立原则、宗教宽容原则。国家限制宗教自由的特有原则和界限,具体包括国家限制宗教自由应当遵守特有原则,即宪法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以及国家限制宗教自由的界限——公共利益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9.
王岽兴 《东南亚研究》2005,200(5):66-70
<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以下简称IRFA)是由美国保守派推动制订的一部具有域外效力的美国国内法.由于该法所包含的双重标准以及该法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诸多问题,该法实施以来"产生"的域外效力十分有限,未对中美关系造成直接影响.但在美国社会不断保守化的背景下,IRFA对中美关系的间接和负面影响不容小视.针对美国国务院每年发布的<国际宗教自由年度报告>中对中国宗教自由状况的歪曲,中国政府予以外交上的坚决谴责是必须的,但从根本上说,在宗教领域奉行接触政策,勿视美国为敌,怀柔美国应是当前我国韬光养晦外交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One has freedom of religion, not freedom from religion. This claim is common, but it rests 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what real freedom of religion entail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remember is that freedom of religion, if it is going to apply to everyone, also requires freedom from religion. Why is that? One does not truly have the freedom to practice one's religious belief if one is not also required to adhere to any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or rules of other religious. Freedom from religion does not mean, as some mistakenly seem to claim, being free from seeing religion in society. No one has the right not to see churches, religious expression, and other examples of religious belief in the nation, and those who advocate freedom of religion do not claim otherwise. What freedom from religion does mean, however, is the freedom from rules and dogmas of other people's religious beliefs so that people can be free to follow the demands of their own conscience, whether they take a religious form or not. Thus they have both freedom of religion and freedom from religion because they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