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宇 《南风窗》2013,(20):65-67
这是一个外贸萎缩,内需未振的环境。虽然房价还在上涨,泡沫在吹大,可风险也在积累。很多做生意的朋友,已经像蛇一样冬眠,不知能支撑多久。我虽没那么悲观,但隐忧,仍驱之不散。我是一个小老板,当然也不算很小,不是简单的农民工的工头。我从事的是建筑行业,此前曾是珠三角某城市的一名公务员,受到诱惑下海。混迹于建筑行业10多年,历经中国经济社会环境10多年的变化,体验过做公务员和做小老板在不同时期的对比,在今天,感觉生意相当难做,也许某种积累的危机要来了一样,感慨万千。我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2.
时常浩 《侨园》2014,(7):43-43
时常浩,老先生今年已81岁高龄,他从年轻时就开始迷恋《红楼梦》,并从此研究不辍(本刊上期曾专门介绍过他),如今,他对《红楼梦》中的多数诗句倒背如流,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多有独家见解,并且经常为当地的老干部和"红学"爱好者讲课。目前,时常浩老先生是辽阳县《红楼梦》研究会的会长,他不顾年事已高,每天继续研究,到处传播有关研究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3.
雨后春日,阳光透过树梢,一地金光闪烁。影影绰绰之中,家乡连城全县脱贫的捷报仿佛音符一般跳跃。离开闽西一隅的山城小县将近半个世纪了,但总也忘不了家乡人千百年来与贫困的抗争。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个乡村,有对九旬夫妇天赐的长寿,却依然佝偻着腰身下地寻粮找食;有个后生人穷志短娶不起媳妇,跟了个年长自己16岁的寡妇过日子;一个农民用...  相似文献   
4.
乡间冬韵     
家乡的冬天,宛如一幅水墨画,古朴、散淡、精致、耐看,值得期待,值得回味,让人沉醉,叫人流连。当第一缕瑟瑟的北风从远方唱着歌声而来,把最后一片黄叶吹尽,当渐渐清冷的雨点敲打着旷野的树木,带走了秋天的最后尾声;当天空回荡的霜号,将那些飞草乱蓬擦拭得光洁明净;当辛勤的农人忙完庄稼地里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5.
老孟的希望     
秋雨 《今日海南》2014,(12):24-24
<正>与老孟认识纯属偶然。那一天去海甸岛朋友家喝茶,中间穿过一个庞大的垃圾场。没有想到,在这个肮脏的垃圾场内还有一个岌岌可危的棚子,里面居然住着一个拾垃圾的老汉。我与老汉攀谈起来。他姓孟,65岁,山东人,上世纪60年代初逃荒到了内蒙古。三年前到海口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70年代末复出之后,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曾四次踏上天府之国的土地。巴山蜀水间,留下了伟人的一段段佳话。邓小平与四川之间,注定有太多的故事。一口浓浓的川音,伴随了伟人的一生。邓小平爱吃四川豆瓣、川味回锅肉,直到晚年,既对家乡生产的布鞋情有独钟,又调侃"家乡人给小鞋穿"……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有宋连君的地方,苍白的病房不再冰冷恐惧;有人说,有宋连君的地方,死神的淫威不再狰狞战栗。她暖暖的微笑总是爱意浓浓,柔声的问询总是浸润心灵;她的名字被无数患者感念,呕心沥血凝练的经验被无数学生牢记。这一切只缘于她对党无限的忠诚,只缘于她对家乡人和新民这片土地无比深沉的爱恋。新民人对她的评价是——天使在人间。一颗真诚心永远系着患者的冷暖宋连君作为新民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有着  相似文献   
8.
知癫李贽     
正中国人向来敬重两类人,一类是"德高"的人,一类是"智慧"的人,也就是"才高"。前者像孔子、孟子等圣贤,甚至还有让梨的孔融和一些守节烈女等;后者如韩信、张良、诸葛孔明,甚至如李白、杜甫、李清照等等。智慧高才,也就被称之为天才了。可我家乡人常把"天才"说成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21,(1):22-23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在总结“十三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时,指出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在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远景目标时,强调“一基地三区”城市功能和优势更加凸显;在提出“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指出要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在提出“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明确“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要基本实现。在随后发布的市委《规划建议》稿中,市委书记李鸿忠再次强调到2025年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并将之作为全市“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从中不难看出,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但是党中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赋予天津的定位,更是天津到“十四五”末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它不但是天津的优势所在,更是天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城市功能定位的主要发力点。这也是市委《规划建议》稿将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作为全市今后五年第一目标的重要原因。早在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了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这一定位是对天津比较优势、城市功能、发展方式和特点的充分体现,是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天津所肩负的重要使命。6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天津区位、港口、产业等比较优势,高站位谋划、高水平推进,把党中央对天津的功能定位放到区域整体功能中去把握,把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区”作为打造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实施功能引领、项目带动、清单管理,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与落实党中央赋予天津的功能定位、重要使命相比,还有不少差距,需要我们奋起直追。作为家乡人,如果你想了解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建设情况,想现场感受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建设成果,就请跟随本刊记者的脚步去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