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阳节又快到了,如何善待老人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其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本来就是人们生活内容最重要的一部分,原不必等到一个特定的节日才来加以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尊老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如今,这些文化思想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其思想精髓已然嵌入到当前多元化养老保障方式的思想中,并成为后者的深层文化基因。无论是国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亦或是家庭养老,都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尊老文化,是中国尊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年社会尊老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和难点,传统养老模式遇到挑战。四二一家庭养老突显困难;老人们对小康生活感受不明显;在多元化社会老人们的爱好和追求困于家庭而苦恼。可见新形势下仅靠传统养老而行远远不够,必须从大经济、大政治、大文化的层面思考养老,立足于改革开放,使传统孝道得以继承和发展。因此,要看到传统孝道的局限性,对其不能完全适应形势有充分认识;要把孝道从家庭向社会拓展,加大尊老养老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要使尊老养老成为良好的社会氛围,纳入各级政府职能范围和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如果在王楼乡说起林士军,上至九旬老翁下至几岁学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谈起他时都会津津乐道地讲上几段他敬老爱老的故事。林士军在王楼乡工作的5000多个工作日里,倾心播洒真情,用尊老爱老助老等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这歌声响在王楼乡的每一位乡亲们的心里,响彻豫东大地。  相似文献   
6.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待老人是政府在老年政策上的重点体现。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具体的优待老人的文件和具体办法,尤其是在老人就医、乘车和参观等方面给老年人以特别的优惠,使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关爱和人性的温暖,颇受老年人的欢迎。但在老年人要办“老年优待证”这件事上,一直使我感到有点不解。  相似文献   
7.
《江淮》2009,(6)
王桃红是石台县小河镇郑村杨树组的一名普通农妇,从1988年至今,她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一边用爱心、孝心和忠心,精心赡养病重的五保老人,用坚毅和善良弘扬了尊老爱老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8.
尊老说鸠杖     
十余年前,在古玩市场上买到一件青铜鸠杖首和用在杖尾的镦.杖首为一鸠鸟,鸠双腿弯曲蹲立在一管状銎节上,似在休息.喙至尾长8厘米,首至銎底高7厘米,銎节中空,外径2.3厘米.……  相似文献   
9.
李腾 《江淮法治》2013,(17):59-59
"念经千卷,不如日行一善";"烧香无数,不如尊老敬贤"。年迈的母亲不仅自己一心向善、一生行善,还持之以恒教育我们育慈善之心、行慈善之事、做慈善之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时候,母亲为了给我和姐妹准备上学的学费,就不辞辛苦地种了西瓜。"一亩园,十亩田",母亲育秧、施肥、浇水、打杈,忙得连我们都心  相似文献   
1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2,(14):27-29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老、敬老、扶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光荣传统和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