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一对婆媳因家庭琐事积怨多年,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在连队工会、妇联一个星期耐心劝说下,这对"麻辣"婆媳终于冰释前嫌。前年,李氏因上了年纪,到新疆来投奔唯一的儿子,李氏已70多岁,由于腿脚不方便,有时做饭迟了或因其它事情,儿媳妇王某便不给好脸色,李氏气不过,便与儿媳妇发生争执,而王某  相似文献   
2.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2,(12):22-23
正这是一处典型的维吾尔族小院。曲折的巷道、干净的石砖、低矮的屋檐、古旧的楼阁,院门外常有邻家的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愣愣地瞅着院里的一切,庭院里常会传来锅碗瓢盆的声响伴着跃动的短歌。初次到访的我们还有些不太适应这里的狭小,然而,依玛木买买提一家却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经历一个又一个属于他们的忧愁与喜乐。小院生活不简单每天早上六点钟,当喀什的太阳还没有升起,小院里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生活。男主人依玛木买买提总会骑上他那辆  相似文献   
3.
《法律与生活》2012,(23):20
编者按:曾经,他们是恩爱的夫妻;离婚后,他们成了同一个屋檐下的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何况还有昔日的情分。不料想他们却矛盾重重,以致对簿公堂。审理离婚案件的资深法官肖菲认为:"离婚犹如精神断奶。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以前的是是非非中,你只会更加痛苦。选择另一种  相似文献   
4.
麦羔 《新青年》2013,(2):50-51
没育丽江的暄嚣繁闹,大理只是一座远离现代都市的宁静小城。友好,悠闲,与世无争。恰逢细雨蒙蒙时节,倾听淅淅沥沥若有若无的雨击打屋檐的声音,沏一壶好茶,坐在雕栏玉砌旁的雨亭看雨。远处,撑伞少女慢慢前行,她渐渐地消失在朦胧烟雨中,淡淡的茶香亦带有一丝浅浅的惆怅。  相似文献   
5.
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和众多家庭一样,这也是一个幸福美满、令人羡慕的家庭。在一二五团物业站谁都知道王小平家庭,结婚就和老人同住,而且一住就是20多年。20年来始终坚持不变地同一屋檐下三代和睦,其乐融融。20多年前,因为王小平是家里唯一的儿  相似文献   
6.
忆雪     
<正>记忆是个很怪的物什,很多你想记着的东西很快就忘了,可有些细小的东西却牢固地盘固在记忆库中,挥之不去。比如关于雪的记忆,它们曾在我们的岁月里游走,然后如新年屋檐下的灯笼,远远地俯视着我们,再也碰触不到,但那或隐或现的光芒,总在特定的日子里显现。那是一个久远的记忆,日子回溯到生命之前的二分之一。那个冬天和她的很多故事都遗落在岁月的角落,可唯独这个关于雪的细节一再被提及,每每说起,眼中便有盈盈的泪。  相似文献   
7.
躲在屋檐     
在绵长的雨季,整个天地就像吸足了水分的海绵,丰腴而又润湿。斜风拂面一扫,仿佛是块湿毛巾在轻轻擦拭着脸庞。清早醒来直到傍晚时分,眼中总是一片氤氲,山腰上那些庙宇,飞檐一角尚隐于细雨纷飞之中,平添了些许仙气。  相似文献   
8.
据说龙海市东园镇有大片的古民居群,我和几个同事决定一探究竟。午后3时的日光,已经有些柔软,车子从东园路口往镇政府方向开,一望无际的农业示范园逶迤而来,绿色的农作物鳞次栉比,远处青山如黛,近处鸟鸣依稀。偶尔几只白鹭悠闲低飞,白鹭的白,是内敛而优雅的,点缀着耀眼的绿,让人以为误入桃源。被誉为"闽南第一村"的埭美古民居在九龙江南溪畔,距沈海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仅2公里,与厦门和龙海石码遥遥相望。在闽南语中,"埭美"与"地美"同音,前几天我特地查了字典,"埭"字发"代"的音,是"土坝"的意思。这个村子远比想象中的宏伟。车子停在村口河边的榕树下,河里一条很小很旧的船,空荡荡地凝视着岁月,橘色的日光,斜斜地照着200多座明清的老宅,村子里行走的人,有些慵懒有些寂寥  相似文献   
9.
正历经战火与动乱,一个四合大院在川南村野夕佳山幸存下来。木质的房间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几户人家在这古老的屋檐下悠闲地生活,其乐融融。这里是中国传统村落——江安县夕佳山镇五里村杨家大院。这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薄雾细雨笼罩着120多年的老宅,如诗如画的田野朦朦胧胧伸向远方,带着我们进入陶渊明的诗意之中。大院的门联在雾中隐隐约约——"田园入好诗,楼阁宜佳客"。  相似文献   
10.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 "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