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都会议     
《党史天地》2007,(8):42-43
项英执行临时中央左倾路线,撤销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毛泽东坚持正确意见,并提出:“我留在前方不再合适” 乐安、宜黄大捷后,按苏区中央局的训令,应西去取吉安,这才符合临时中央精神,但毛泽东却是向东出发,去攻南城。  相似文献   
2.
1958年至1960年间,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让刘少奇痛心疾首,他开始反思这场运动,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意见和观点,尽力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损失,为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作出了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3.
谈一点困惑     
住在沙滩,见天路过皇城根遗址公园和五四大街,难免一次再次地看见竖立在那里的雕塑。先是惊讶,然后是别扭,而且不止一次发现有同感的行人站在那里批评这个雕塑:竟然没有了陈独秀!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修改。由于斯大林的共产国际歪曲事实真相和康生之流的造谣诬陷,陈独秀曾经被糟蹋得很严重。毛泽东就曾把他同托洛茨基、布哈林、  相似文献   
4.
田宏 《党史博采》2007,(10):4-5
本文论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革命受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摆脱了"左"的错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1959年的庐山会议,如缭绕庐山的云雾,变化莫测,其会议形势的逆转确非人们所能料想。因为此前从第一次郑州会议到庐山会议召开前,毛泽东曾密切关注全国形势的发展,当他发现“左”的错误思潮泛滥时,忧心忡忡,多次以尖锐而富于个性的语言予以引导和纠正。随着他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及许多切实可行政策措施的落实,他的心情也从沉重、焦虑中摆脱出来,大有“柳暗花明”的感受。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扭转,纠“左”就不能不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6.
抗日先遣队东征 1934年,因为“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蒋介石杀气腾腾,调集了几十万大军企图将瑞金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消灭。为摆脱困境,中央红军被迫突围。为了使主力能安全转移,军委会决定派出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东征闽浙,以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革命者(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和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这个故事感人至深。但是,当我们还原当年的历史,却发现这是党内左倾盲动路线造就的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3,(8):18-19
毛泽东曾赠叶剑英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邓小平两次被打倒,他都力排众难,助其东山再起;胡耀邦被“左倾”错误围剿,他乘专机前往搭救,不遗余力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的举世伟业,他大力周旋,三邀张爱萍出山……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革命受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摆脱了"左"的错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1931年1月-遵义会议前,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绐中国革命带来严重的损失,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但是,由于战争形势危急,当时并没有对这次"左"倾路线进行彻底地清算.并且这次"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都有自己一套完备的理论,对它的清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段过程的.主要介绍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主要内容,分析毛泽东批这次"左"倾路线的历程及其对克服现代化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