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05,(5):50-50
没有什么会比起皱纹、变干燥的皮肤更容易让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衰老。北京国医堂专家谷小红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经历了平日的磨损与拉扯,会发生细纹及皱纹,这些主要是胶原质衰退引起的。重力开始使得皮肤往下坠,造成皮肤松弛并且变得薄弱。身体分泌的皮脂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以丹参为君药的复方中药水提取液的浓缩、精制及干燥工艺及其条件,以使丹参水溶性酚酸尽可能少地被破坏,且其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大生产。方法:以丹参中丹酚酸为筛选指标,对其精制、浓缩及干燥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以90℃减压沈缩,2500r/min、30min离心精制,进口温度为140℃喷雾干燥为最佳的浓缩、精制及干燥条件。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水溶性酚酸得以最大限度地被保留。  相似文献   
3.
<正>"妈妈、妈妈不要走,不要走。"5岁儿子哭闹着不让她上车。""你在那安心工作,孩子有我照顾,你不要牵挂。"体弱多病的婆婆抱住正在哭闹的孩子说。"你身体单薄得很,那里风沙大、气候干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丈夫一边递着行李一边说。这是湖北省随州市第二中学教师童君踏上援疆列车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日月 《两岸关系》2013,(2):64-65
在天干物燥的季节,寒风让肌肤失去保护伞,极易流失水分,加之气温较低,疏于锻炼的身体很容易储存热量,堆积脂肪,于是,保湿、塑身就成了干燥季节肌肤护理、健康养生的首要任务。厦门日月谷温泉养生有三宝,令肌肤水润光滑地度过干燥冬季,还身心如水一般纯真本原的养生真谛。静泡本草养生温泉  相似文献   
5.
随着空气愈发干燥,不少人都会感到皮肤干燥、咽喉鼻腔干涩难忍,此时保证体内的水分充盈,自然就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喝水当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轻体力成年人每天应至少保证1200ml的饮水,具体怎么喝.最流行的说法是分8次饮用,原则就是保证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有水,渴了赶紧喝就好。那幺,除了水以外,你知道各种饮品怎么喝最健康吗?  相似文献   
6.
寒冷干燥的秋冬,娇嫩的嘴唇很容易“受伤”。很多人口干舌燥,甚至嘴唇干裂、脱皮,既难看又难受。 嘴唇干裂别用吞头舔唇 许多人都喜欢犯这样一个错误,嘴唇处于干燥状态的时候,就会舔嘴唇或用唾液湿嘴唇,以为这样就会让嘴唇远离干燥的困扰。殊不知这种习惯对唇周皮肤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佚名 《工友》2014,(1):60-60
正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多选择羊肉、牛肉、栗子等食物进补,虽然这些食物御寒效果好,但也使得冬季饮食偏重高热、高脂,再加上冬天空气干燥,人体活动量相对不足,非常容易造成体内积热,这个时候,千万别忘了冬日"四冬"。冬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经常吃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除积食,降低胃肠道对脂肪的吸收和积蓄。冬  相似文献   
8.
阿文 《时代风采》2009,(1):30-30
从表面上看,冬天人体虽然出汗少,但一天中人体排出的水分同样在2500毫升左右。因此,即便是冬季人们每天喝水也不应少于2500毫升。再加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加上风大,人体内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能得到及时补充,皮肤就会萎缩、起皱、干燥。而且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关紧门窗,烤火取暖,从而造成室内缺氧,这时人就会感觉头昏脑涨,心肺疾病患者还会觉得呼吸困难,从而导致各种病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10.
南京市耗资3500万元改造的汉中门桥才使用一年,栏杆就开裂。2009年12月4日,市政监督人员发现该桥30多根栏杆裂开了口子,最大处可以伸进手指,然而施工单位竟擅自用结构胶连夜糊填裂缝处,如此荒唐的“障眼术”引起媒体和市民的高度关注,被指为“糊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