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陈鲁民 《唯实》2013,(5):95-95
《汉书·东方朔传》记,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把他逮捕入狱后,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当众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一些大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也有一些大臣坚持要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2.
岑彭,东汉开国名将,始为新莽政权棘阳县长,继投刘玄,后归刘秀。跟着刘秀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历任廷尉、征南大将军,授益州牧,封舞阴侯,是“云台二十八将”中之翘楚。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冬,公孙述暗遣一名蜀地的刺客刺死了岑彭。死后,谥壮侯。  相似文献   
3.
西汉扬雄《廷尉箴》是历史上第一个法官箴,它从法官职守角度提出君主应秉持的刑政理念、政策纲要,所谓“说人君谨刑罚”;它叙列尧舜禹三王、夏商周三代及秦国(朝)的法制历史,宣扬儒家情操,贬抑法家-秦国(朝)治术.《廷尉箴》从儒家立场总结历史经验,指斥“寇贼满山,刑者半道”的重刑虐民现象,警告君主不要以为“惟虐惟杀,人莫予奈”,最终得出“殷以刑颠,秦以酷败”的发人深省的结论.《廷尉箴》是儒家刑政观的“箴言”形态,本质上是一种文学表达;箴的这种旨趣,在诔、诗等其他文体中有相同的表现.扬雄《廷尉箴》开风气之先,对东汉唐宋元等后世法官箴的创作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4.
帝聪明能断①,善用人,行法无所假贷②。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③。隆虑主病困④,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死罪⑤,上许之。隆虑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⑥,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  相似文献   
5.
谄谀者宜惕     
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下邦人姓翟的,起先当廷尉(最高司法官)时,宾客来往极盛,把大门都堵塞了:罢官后,则大门外可罗雀。后来,翟公官复原取,又当了廷尉,宾客们又准备前往巴结,翟老先生便在门上写了24个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21):81-81
汉文帝刘恒在位时,张释之任廷尉。有一日,汉文帝外出巡视,途经中渭桥。这时,忽有一人从桥下窜出,使皇帝的御马受到惊吓,险将文帝摔下车来。于是,文帝当即令人将他捉住,押送至廷尉张释之处,令张予以重惩。  相似文献   
7.
时涛 《各界》2014,(3):75-79
岑彭,东汉开国名将。始为新莽政权棘阳县长,继投刘玄,后归刘秀。跟着刘秀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历任廷尉、征南大将军,授益州牧,封舞阴侯,是“云台二十八将”中之翘楚。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冬,公孙述暗遣一名蜀地的刺客刺死了岑彭。死后,谥壮侯。  相似文献   
8.
法制小故事     
上(汉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张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