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世界上第一则报纸广告:出自于1650年英国《新闻周报》上刊登的一则寻马悬赏广告。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告:1930年11月5日至13日,英国伦敦德拜大街的尤金公司利用贝尔德有线电视,播放了奥林匹亚时装节上表演的“尤金式”电烫发广告。其内容是:只要使用尤金公司获得专利并命名为尤金·萨歇方式电烫发,就会得到柔软、美丽、自然的头发波纹。  相似文献   
2.
笔者最近在江西省新干县新发现了一则史料,即国民党当局对曾山的悬赏通缉令,这足以说明当年游击战争是多么的艰苦和危险.  相似文献   
3.
杨杰辉  董清林 《特区法坛》2002,(70):37-38,49
所谓悬赏作证,简言之就是利用某种报酬奖赏,要求别人作有利于自己的证词。尽管悬赏形式各异但目的无非有二:其一,悬赏别人作虚假的有利于己的证词,也即对方并不知实情,但在报酬的诱惑下作了对方捏造的,有利于对方的证词。其二,悬赏别人如实陈述其所知,也即对方知有利于己的实情,但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披露,而想通过悬赏让他陈述出来。就第一种情况,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对其合法性与否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悬赏广告,是指以广告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与报酬的行为。本文从行为和制度两个层面界定了悬赏广告的含义,廓清其性质的有关争议,指出悬赏广告应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在此基础上简析其制度价值和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5.
因为疏忽大意,一名建筑商在出租车上丢失了8万元巨款。为尽快找回遗失的钱财,失主在当地电台发布巨额悬赏。广告很快取得效果,一天后,拾款出租车司机与失主取得联系。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失主仅拿到丢失钱款中的5万元。剩余的3万元,被出租车司机作为悬赏金直接扣留。失主是否应该支付这笔悬赏?出租车司机预先扣留钱款的做法是否妥当?此事经由煤体报道后,引发了当地市民的广泛讨论。一场道德与法律的剧烈碰撞由此发生。  相似文献   
6.
刑事悬赏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加爵案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刑事悬赏问题的关注,我国尚没有关于刑事悬赏的专门法律规定,理论界的探讨也多限于民事悬赏广告,我国刑事悬赏仍然体现了群众路线,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单独法律行为,悬赏人只能是侦查机关,而赏金的给付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对于悬赏广告的性质,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存在较大争议.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学说,即契约说与单方行为说,本文认为,契约说更符合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对悬赏广告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再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提出了针对我国悬赏广告制度相关立法的思考以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剑 《政府法制》2012,(22):1-1
近日,湖南省新化县城管局悬赏2万元征集制服设计方案,要求服装包括冬装、春秋装和夏装,均包括帽子和皮鞋;每类分男女款;不能使用仿公安保安制服的颜色。新化县城管局解释此举原因,称缺少独有的制服,做了事情市民也不知道是城管所为,所以要求设计制服。  相似文献   
9.
侯文杰  孙晓伟 《公安研究》2007,(7):71-74,81
悬赏通缉在侦破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对悬赏通缉的法律地位,悬赏行为及赏金的性质认定,可能获得赏金的对象范围,复杂情况下赏金的分配方式,进行悬赏通缉应当把握的标准,悬赏纠纷的解决机制等问题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出完善悬赏通缉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王智 《法律与生活》2012,(19):36-38
这是一起因悬赏广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案件当事人按照该广告的要求进行举报,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但广告的发布者公安局却没有履行其作出的悬赏缉凶的承诺付给举报人50万元举报费,由此引发诉讼。这起诉讼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虽然事件早已过去、结果早有定论,但却因此事牵涉公安机关,当时并不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知。现在旧案重提,意在以此提醒各类悬赏者,在作出悬赏之前要慎重考虑,悬赏破案后要按悬赏履行承诺,以免引起诉讼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