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89篇
世界政治   1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552篇
中国共产党   1397篇
中国政治   1540篇
政治理论   472篇
综合类   7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清生 《群众》2021,(5):2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谋划、组织实施、全力推进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世界贡献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2.
董志霖 《湖湘论坛》2020,33(5):86-93
纵向府际关系作为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财政等关系的总称,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与社会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基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需要,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推行了政府内部结构的改革,中国纵向府际关系经历了从弱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向强激励的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转变的过程,并由此延伸出央地的利益博弈关系。结合此次深化改革中关于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内容,发现目前改革的重点仍是以放权为核心,忽视了监督以及激励机制的构建,而这两项机制将是今后中国纵向府际关系调整的重要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推动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本文通过梳理高校党务干部"双线"晋升的现实困境,探析问题根源,探究逻辑起点,探索构建"双线"晋升激励保障机制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3处提出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作出部署。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21,(3):10-11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7.
法爱美 《实践》2021,(1):50-53,6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课》栏目特开设内蒙古党史专题讲座系列党课,以建党百年来内蒙古党史上的重大节点、标志性事件等为切入点,通过12个专题对内蒙古党史的发展历程、经验成就进行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9.
胡玉翠 《人民论坛》2020,(14):64-65
探索通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解"不敢为"的意志障碍,健全激励问责机制破解"不愿为"的态度定势,健全学习提升机制破解"不能为"的能力恐慌,推动"三不为"干部向"敢作敢为""想为愿为""能为善为"转变,形成敢想敢干,积极有为的健康氛围,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