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国利物浦公墓,静静地竖立着一块用中文刘着“中国蹈海烈士杨先生守仁墓”的纪念碑,碑上一块用花岗石制成的座石上用英文刻着“中国烈士杨守仁,因政治思想而死……”。快一个世纪过去了,旅美侨胞一直未曾忘却这位为中国的民主与进步而死的先烈,每当逢年过节常去扫墓,以示对这位先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2.
孔悦 《江淮法治》2012,(8):26-26
近期针对清明节假,有部分媒体对高校学生清明假期是否扫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大学生清明不扫墓。更多的学生在节前就已筹划好旅游、逛街、访友之类的活动,鲜有人安排扫墓或祭奠祖辈。对于不去扫墓的原因,学生们的答案各式各样,比如有父母代为扫墓,不需要自己去;祭奠重内心不在乎形式等等。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又快到了,北京有一对夫妇打算去河北邯郸扫墓。虽然他们的子女都有车,但是老两口考虑子女工作太忙,还是决定自己乘火车去。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8):5-5
清明时节,与家人一同驱车前往市郊某公墓为已故的父亲扫墓。与印象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同,今年的清明颇有初夏的光景。骤然转暖的天气让人们很不适应。上次来公墓已是一年前。一年时光,半山腰又立起大片墓碑。来扫墓的大多是全家出动,每家人都手捧鲜花,提着大包小包的香蜡钱纸等祭祀品。  相似文献   
5.
万郁文 《黄埔》2009,(3):55-55
转眼,思念故人的清明节又来到眼前。2006年9月24日,我和妹妹到台湾给蒋纬国舅舅扫墓(我的母亲是戴季陶的亲侄女,因蒋纬国和戴季陶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称蒋纬国为舅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6.
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在福建东山岛通往城郊、村外的山路、林道上,扫墓的行人络绎不绝,来自海峡东岸的100余名台胞台属一起上山扫墓、祭祖,寄托对故人的无限哀思。  相似文献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历来是人们郊游踏青、扫墓祭祖的重要节令。但2020年的清明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多地民政部门发布通告,疫情期间暂停清明祭扫活动,同时为满足广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愿望,开通网上祭扫通道。市民可通过线上献花、祈福等方式,为亲人送上"云端的思念"。  相似文献   
8.
清明,去扫墓的路上,人多得不得了。朋友小赵说过:只要是个有孝心与爱心的人,部会给故去的父母亲人买一块墓地,买了墓地,自然年年都会来扫墓。清明前后这几天,天天送朋友去扫墓,你是我送的第三位了。人太多,路上堵车。静寂笼罩着一切。几乎每一个墓碑前,都有鲜花。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墓碑前停留着,忙碌着,可是静寂仍然笼罩一切。  相似文献   
9.
在墓地发笑     
武宝生 《法制博览》2011,(16):76-77
在美国,墓园与居民住宅毗邻,有的墓园就建于城镇中心。活着的与故去的,共享一片蓝天,就像原始森林那样,枯树与活树比肩而立。而美国人扫墓,你去我来,零零散散,不像中国清明节那样全国放假,出现浩浩荡荡全民统一扫墓的壮观景象。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10):13-13
临近清明节,各地纷纷发出通知要求严管公务用车,安徽等地还因为有人在祭扫时公车私用而被处分。然而,记者在全国多地进行蹲点调查,发现虽有禁令严控,但不少地方依然有人开着公车“顶风作案”,甚至以更隐蔽的方式躲避公众监督的视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